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直击惯子如杀子: 可怜父母皆祸害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25 17: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 (24.56 KB)
6 分钟前


50后的一些父母由于受社会、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缺乏信仰,思想僵化、单一和极端,难以对孩子进行敬畏、感恩、个性、多元、自由、思q、批判、民主、权利等教育。改革开放后,多彩的世界呈F在F实生活中,媒体的发达,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使世界变平。而整个社会,说的、宣传的和做的往往不一样。封建的说教就不那么灵了。父母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媒体接触不多,电脑也少玩甚至不玩。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升学、高考和就业的压力。其成功的观念狭窄。成绩、高学历、当官、别墅、宝R等成了成功的指标,处处与别人攀比。用封建、僵化、愚昧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教育、制人,有的近于]人性,打骂、讽刺,冷暴力,非常残酷。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甚至把他们的孩子也抡过来照料、接送上学,过分的溺爱,剥夺父爱和母爱,让小俩口无所事事,懒觉睡到上午十一点。50后的父母值得反思、检讨和改正!时代在前进,一代更比一代强! “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这个存在了两年多时间、拥有组员过万的网络群组,因其“离经叛道”的群组名称和话题而引发争议。
对于这些自认被“悲惨”经历影响至今,自诩为“小白菜”的组员而言,父母是“祸害”,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在“小白菜”们的控诉中,“控制欲、冷暴力、生活方式冲突”是他们最不能忍受父母们的“三宗罪”。
父母之爱在这些“小白菜”眼里成了“父(母)爱恐怖主义”,引起了公众强烈的“围观”兴趣。为此有些“不明真相”的公众很气愤,感叹世道变了,小朋友们要造反了。大朋友们纷纷表示难以接受、理解。
“存在即合理”,有一批“大逆不道”的小朋友们存在,必然会有一群教育方式不当的大朋友们存在。
淡定:自觉“被祸害”的只是“非主牛”“一小撮”受害者的控诉前几年,媒体曾掀起了一股批评“80后”的风潮。当时的“80后”刚刚步入社会生活,他们性格张扬、好逸恶劳、眼界太高、缺乏组织和集体观念,被很多人悲观地认为是“垮掉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80后的一些看法和偏见亦在逐渐改变,尤其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期间,“80后”充满活力地体现出他们爱国、思辨、正义的一面。不可否认的是,“80后”已渐渐变得成熟,开始勇于承担时代的责任了。
我们应该思考,上面提到的“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小组所表达出的心声,具有多大程度上的代表性呢?从小组的发帖和回帖来看,一个原因是因为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当,好心干了坏事,让孩子承受的痛苦多于感受到的爱;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让他们无法理解彼此之间爱的方式,也无法消除彼此生活方式上的冲突。一系列日常生活的摩擦让他们来这里发泄心中不满,控诉父母的“祸害”。
现在,已有部分“80后”步入而立之年。我们相信,在小组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理性人”。他们的创建宣言强调:“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进一步观察发现,那些误将父(母)爱当祸害的不成熟言论,在这个群中是得不到认可的。
其实,他们仅仅是这个问题成堆社会的“一小撮”受害者,他们的意见并非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见。我们要相信父母之爱的强大,相信父母之爱的可贵。
“大逆不道”的小组其实很正面这个小组的出现有其相对合理的意义。如同小组组长所称:“如果发泄和倾诉能够缓解痛苦,anti组愿意提供这样一个出口,但是我希望有更多建设性的观点出现,就像置顶的一部分帖子这样。”借助网络讨论这种形式,在这种民主、毫无拘束的环境下,一群有类似遭遇的80后们可以在此畅所欲言,互相“取暖”、发泄。这不但未尝不可,而且是有其必要性的。
50后及60后和80后是相当特殊的两代人。他们分别成长于建国以来两次重大变革的年代,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他们思维方式上更突出更矛盾的反差,爆发激烈的冲突也就不足为奇。而这个小组的成员通过网络发泄和父母间的不愉快,并在群主的引导下探索解决之道。其发泄动机并非简单的攻击、抱怨。
不难发现,他们置顶的帖子很多是很有建设性的。如“你是否在重复父母的错误”,“如何更高效地anti-parents生活”,“为人儿女的路规 边想边写随时添加”等,都在探讨与父母和谐相处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必将这个群体“妖魔化”。相反,如果大家都本着这个小组的宣言宗旨,一起探讨和父母相处、沟通的技巧,从中受益,并在改善家庭关系中充当更主动的角色。所以说,这个小组非但不是如小组名称那样“大逆不道”,其的功能反而是有正面作用的。


参加汶川大地震救灾的志愿者中,80后占大多数!
迈向而立之年的80后,还记得课本上那些插图吗?
图为网上“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小组截图




对峙: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从“家长制”到“开放制”小组成员的父母们大都出生成长于50到70年代之间,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社会动荡。其生活水准和思维方式受到极大的压抑限制。有一个“单位”把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婚姻都“包办”了,一些个人的东西在那个集体的年代是不允许存在的。所以不难理解,这些特殊年代的父母,自然也会按照他们的成长模式去教育子女,表面安排实乃控制着子女的人生。并未意识到子女的隐私、独立人格、自由精神需要尊重和保护。
而“80后”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教育方式的多元化、社会角色的潮流化,思想观念的全球化,新的时代与新的教育特征赋予了“80后”新的精神追求与欲望。因此,两种意识碰在一起,必然会产生冲突和误会。
有专家表示,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必然导致从家长制的教育方式到开放的教育方式的转变,也必然导致父母与孩子的控制与反控制。
千军万马被赶上独木桥简单地将这种矛盾简单地称之为“代沟”或“叛逆”是草率肤浅的。因为代沟问题和叛逆心理是伴随一个人成长发展必然出现的现象,而目前家庭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折射出的问题,仅仅是教育观念和方式的不当。
观念上,东方民族千百年来的精英主义教育观根深蒂固。教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人才,这决定教育方式一是父母皆以培养“精英子女”为荣,不尊重孩子的天资和感受,“赶鸭子上架”;二是成才、取得社会认可的路径严重单一。小孩子不读书、不考上大学铁定“死路一条”。这种精英思维的后果已不单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根深蒂固,而可能是将来的“80后”也逼着他们的孩子成龙成风。
“杯具啊!”这难道是成长与成人的必然吗?我们不能否认“精英主义”教育观也有其有价值的一面,但也不能不尊重下一代的自由选择。


邓丽君,我们的父母辈——“50后”们的歌坛偶像
刘德华、梁朝伟等港台明星,85前的儿时偶像




对比:中美教育子女方式之不同孩子是谁的?父母对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天下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中国父母会更加含蓄、内敛。有时候,这种爱或许有些沉重;而美国父母则直白、平等、外露。
孩子是属于他自己还是属于父母?在中国,貌似子女是属于父母的,就像物品一样,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在生命地位上,他们和父母是平等的。
有限责任vs无限责任在中国,父母为什么要无限责任地照顾子女?表面上家长包办孩子吃饭、学习等一切的背后,是家长将自己所不能实现的抱负、希望、心愿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同时,几千年来形成的伦理纲常也对孩子施加了道德压力。子女成年一定要照顾、孝顺年老的父母。但在美国人看来,这样的家庭关系,父母子女哪会有个人的生活、爱好、追求?
在美国,父母基本是有限责任地照顾抚养子女,不但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孩子反而还应承担一些家务劳动。甚至孩子外出旅游的费用也要自己打工挣。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时,虽然父母也会适当给出学费,但也不是必须支付的。
但美国父母对孩子也是有无限责任的,不是别的,正是教育。为什么会保留教育的无限责任?第一,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培养其自信心;第二,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第三,则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他们在身体变化时不是模糊无知的去承受。最后,帮助孩子接受“尊重和守纪”——一套他让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社会准则。
当然,因为中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不同,我们无需完全照搬他们的做法。但可以吸收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的精华,从而改进中国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的不足。美国给我们的启示是: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热心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成长

《成长的烦恼》,美国家庭文化第一次走进中国
《我爱我家》,淋漓尽致表现中国家庭家长里短




箴言:理解、指导、解放做丁克竟是不愿延续父母之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的这句警言在当今社会似乎已不起作用了。在“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小组中,有一个标题为“80后们,你们有谁会做丁克”的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百余人中,竟有30%明确表示“何止丁克,婚我都不想结”,剩下多数成员也偏向做“丁克一族”。虽然这个社会不要子女已见怪不怪,但他们的理由居然是不想将父母的那一套延续到自己的下一代。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许多年轻人已不再受以往那套不太可取的观念的束缚。但这个调查同时也说明了,与父母的矛盾,对他们思维与生活的影响已到了何种可怕的程度,这不应该被大而化之地忽略掉。
当80后也为人父母时不用怀疑,差不多所有的80后都会结婚生子。也许N年后,沉醉于“祸害”小组的成员们的孩子,也会像他们嘲笑父母一样被自己将来的孩子所嘲笑。因为在N年后的“80后”看来,今天只会说普通话和英语;醉心于微博、三国杀;没品位地喜欢看《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去了回Imax-3D影院就得瑟地没人形的80后们,也未尝不显得Out了!
当80后也为人父母时,也会因代沟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也会出现如现在小组成员遇到的激烈对抗。而那时候,80后的子女也会把现在的80后称为“祸害”吗?答案不得而知。不过,相信“父母皆祸害”这一小组的成员,多少会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吧!无论怎样,不要像自己跟父母似的拒绝沟通、疏于理解。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论述了为人父母者应走好的“三步路”:理解、指导和解放。六字箴言看来简单,付诸行动却绝非易事。不过,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中国式丁克家庭令人深思,女方拒生“贫三代”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现在已经显得落伍了




本期结语
不管你多反叛,不管父母多“祸害”。最终喊你回家吃饭的,还会你爹你妈。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7-25 18: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多反叛,不管父母多“祸害”。最终喊你回家吃饭的,还会你爹你妈。
是呀出去转一圈子回来后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爸妈亲最亲最亲的人.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5 20: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非常勿扰见鬼去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22: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热情桑吧


   
可怜父母皆祸害
本内容转载于来安论坛 - 来安县网络交流平台,文化信息旅游房产! ,本贴地址http://www.laianbbs.com/bbs/viewthread.php?tid=66539,发布回复有积分,欢迎加入来安论坛。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22: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不怕麻烦


    情结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2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header


    关注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