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楼市怎一个“躁”字了得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8-22 1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对“烦躁”有专门解释。胸中热而不安叫“烦”,手足扰动不宁叫“躁”。烦躁危害较大,宋范仲淹《与知郡职方书》有云:“切少烦躁,损气伤神,益为灾矣。”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烦躁”状态。
  一方面,“新国十条”出台3个多月后,热点城市房价未见明显调整,以北京为例,7月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0.1%,环比上涨0.3%。

  与此同时,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仍在上涨,7月郑州、济南等二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出现环比上涨0.6%。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看,各地房价涨跌互现,其中,出现环比上涨的城市有32个,出现环比下降的城市有20个,剩下的都是平盘的城市。可见,房地产热度未减,引发社会各界不安,符合中医“胸中热而不安”的症状。   另一方面,号称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十条”出台后,各部门、各地落实政策陆续出台而不止,似有中医所谓“手足扰动而不宁”之特征。   引发房地产市场“烦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房价涨跌影响多方利益等等,但容易受到人们忽视的则是市场各方的心理预期。心理预期虽不能完全决定个体行为,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决策,造成市场波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短期内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形成房地产供应通常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在这期间,若购房群体预期发生变化,则直接决定房价走势。   当前房地产市场预期紊乱是房地产市场“烦躁”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产市场“烦躁”危害较大,最直接恶果则是房地产供求不平衡。   供大于求则房价下跌,供不应求则房价上涨。由于预期存在自我实现机制,一旦市场供求失衡,则市场会出现加速下跌或加速上涨过程,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存在巨大影响。2009年这一波房价快速上涨,与房地产预期紊乱密切相关。在房价下跌预期转为上涨预期同时,房地产供给增长滞后,进而增强购房群体房价上涨预期,带动房价过快上涨。   尽管房地产属于稀缺资源,长期看房价仍将上涨,但短期、中期内,房价走势必有反复。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无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房价均出现过调整,中国也不应例外。   房地产需求可能存在刚性,但刚性需求并不代表有购买力需求,且购买房子也并不是满足住房需求的惟一方式。对政府而言,保障中低收入人群基本住房需求既是对基本居住权的尊重,也是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
  综上,房地产调控必须要关注房地产市场预期,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既要引导需求,也要注重供应,重点是要做好引导开发商和购房群体心理预期的工作,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项银涛 刘嘉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