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4449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9-10-12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36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5]常住居民I
|
住在高楼大厦,满怀对房地产的强烈不满,大骂房子价格太高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嘴里吃肉心里骂娘是因为背后有着深层原因。
房地产市场化方向没有错,不过市场经济也重民生。拜金社会让房地产商成为特色时代的新型地主,只是他们不再依靠土地出租发家,而是依靠政府与银行开发暴富,投机商兴风作浪炒房得利,地方政府既得利又长GDP名利双收!分明是在裸奔,却要告诉你我这皇帝的新装是多么的漂亮美丽!
开放已经让中国社会患了“拜金综合疑难杂症”。头疼医头,脚疼治脚,西医来得快,反正中国社会已经习惯了西医疗病!
“两会”期间,针对高房价的讨伐声,国土资源部出台 “国19条”新政。多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政延续09年底的“国4条”“国11条”的调控精神,对土地出让的各个环节规定更加严格和细致,既明确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商品房用地出让,又有打击囤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风暴,又是一记重拳。笔者愚钝眼拙看不出。两会大幕刚刚拉上就接连爆出地王,只想说:新一场烽火戏诸侯,重拳打在了沙袋上!
19条土地新规要求,今后开发商竞买保证金不得低于出让最低价的20%;成交后,一个月内缴清成交额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户型住房;建立房地产用地开竣工申报制度。靶心究竟是北京、上海,还是960万平方公里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上。近期云贵赤地千里大旱,新疆却在严阵以待应对春季洪涝。中国这么大,高度集权只能一刀切,不可能有靶心,因此,只能上演一场场烽火戏诸侯!
既要保证GDP增长,又要保证老有所养民有所居,还要房价不高实现多重目标。这是一道多元变量偏微分方程,就是数学科班出身也会难倒!
房地产大佬任志强曾放言,他是为富人建房,曾招致网民共愤和声讨,实际上任总说的是一句大实话。在资本社会,从根本上说房地产公司、银行,就是为有能力购房的人服务的。在中国有一类这样的超高收入人群,如垄断国企高管、金融高管、民营资本家、大腕名星等。政府要员有政策、美女有人奉送。一般地,这类人群钱多来得快,大都有阔绰的别墅和多套住房。他们买房的目的可以居住,还可以保值。这些有能力购房的人才能托起房价,也不用担心房价下降。
还有一类中高收入人群。如国企中层、私营业主、高级主管,县处级以上干部,大学、研究机构和医院等的专家、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等,这些人有稳定较高的收入,买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居住水平。他们已经或准备拥有两套住房。 这一类人也不存在住房问题。
第三类是中低收入人群。如普通公务员,普通医生和中小学教师、国企技术员、业务骨干和资深员工,城市有产者,私企技术和生产骨干、生产线上的管理者和产品的营销人员等。他们收入不高但比较稳定。年轻人主要是解决自身的住房,年长人主要是为子女解决住房。他们在倾出自己的毕生积蓄后,要用以后的时间向银行支付月供。所谓房奴实际是指这一类人群。从4月1日起,四大国行取消首套房贷优惠政策,提高贷款利率实际是为难这些真实的买房人,甚至造成对“刚性需求”的挤出效应。
在中国还有一类炒房人群,即所谓的炒房团。炒房团是哈哈镜,扭曲的是楼市,夸大的是供求失衡,制造的是人为乱象,其背后的真实是投机的心态和善于炒作的开发商。3月下旬温州炒房团突然“杀入”南京,一气购房80多套砸下上亿资金,改写了千年成语“一掷千金”!
从民怨的角度,暴利者开发商该杀,垄断国企和投机者该剐!然而,从市场经济角度是它们 “活跃”了市场,不但不该杀剐,而且还该奖!正像乱世年代的风云人物,和平盛世视它们为英雄!谁对谁错?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事物到了一定界面不存在是非对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
中国城市成百上千,百姓超过十亿兆,需求千差万别,在北京出台个红头文件就想把房地产管好,就好像在三峡上建个大坝就可以把全国各地的阴晴雨雪洪涝灾荒全管好。在全国人民面前承诺把房价降下来还不如用拳头砸自己的眼窝。现在是全国真心想买房的人着急,也许总理和发改委主任真着急,其他人还有谁着急?
最近又有人出了个主意酝酿土地招拍制度改革,价高者让位价低者。再好的经都会让歪嘴和尚念歪。这几天,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接连针对楼市发表时评报道,不少坊间人士揣测,高层或许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调控政策。迄今为止所有的房地产政策基本都是严堵的方式。大禹治水有堵有疏、以疏为主的远比只有四处围堵的办法要好得多。
笔者很赞同任大侠的说法,满足民众的住房需求是一项国策,不能为短期政策的不合理而牺牲社会的长远利益,更不能为短期目标而调整政策让长期目标受伤害。一味的抑制活人也会让尿憋死。
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解决房子和房价本来是地方政府的事情,中央政府亲自出面解决,有些地方需要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有些地方不用优惠政策就能挤破天,那么,再严历的措施都不可能有靶心,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一刀切,结果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复杂问题简单处理,与其围追堵截,不如下方权利和落实责任到地市一级政府。开放中高端房地产市场,按照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规定当地的经济适用房价格,保证中低收入者民有所居,否则当地党政一把手提头来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