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转载)一个无奈的现实:高考32年1000个状元无一成顶尖人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4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6-29 17: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无奈的现实:高考32年1000个状元无一成顶尖人才


    恢复高考制度已经32个年头了,这32年里,每年都要产生许多高考状元。
     6月23日。全国很多地方的高考查分系统陆续开放,一些地方的高考分数线也公布出来。随即亮相的,则是一些地方的高考状元,他们畅谈成功秘笈,上演励志演说。一时间,分数线上下,人生两重天。
     高考分数线制造出一道幸福分水岭,已经是一种常态现象。多年来,我和大家都一样,始终对大学很迷信,觉得那是心中的美好圣殿,笃信那是人生最重要的平台。高考成绩出来那一刻,无数年轻人身上被贴上了英雄与草包的身份标签。线上的兴奋与线下的苦痛,让生活突起波澜。殊不知,多年以后再看那一刻的喜剧与悲剧,很可能觉得都是闹剧。
     时代车轮的前行,将早已陈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远远甩在后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狭隘与逼仄的文化思维,在这个多元价值的时代,很多时候真应该被当成笑话。在一个强调公民独立自主意识的现代社会,守着封建科举时代旧式的“状元思维”,本身就是很可悲的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样意识流毒,原本就不适合这个讲求开放与独立的时代土壤。对于年轻人来说,在体制外照样“成就自我”的李娜(专题),要比那些所谓的状元更配得上做青春偶像。 媒体曾公布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在1977年至2008年这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这或许应该给那些所谓的高考失利者一点启示,那就是不必在“分数论英雄”的误导下自怨自艾,丧失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本来,现代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与人本精神,注重对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品质的塑造,而不是要把人制造成“分数的囚徒”。所以,别让高考分数线制造出人生幸福的分水岭。
     一个真正让每个公民都能成就自己的社会,才能提供最美好的生活,才会真正前途无量。高考成绩的公布,绝不意味着那是树起一块通往天堂或地狱的界碑。对于每个经历高考的人们来说,不管你在分数线之上还是之下,关键要笃信,你一定可以找到“成就自己”的独立路径。于是,现在,面对那些状元们神情飞扬侃侃而谈,就不会觉得那他们身上附上了永远的人生光环;同样,面对尴尬失意的高考成绩,也就不会觉得自己人生从此就中了“黑暗时代”的魔咒。 其实,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所有的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也不存在可以任何商榷的余地。高分,不一定高能;学校要为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这个接班人,有没有创造性无关紧要,他一定要听话,一定要顺从,一定能揣摩上司的心思,一定要忠于组织。
     建立社会对人才的正确评估体系,这本身也是高考改革的责任,也是我国社会走向成熟理性的必然选择。在越来越强调公民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今天,我们能反思32年来,无数高考状元的诞生,却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才。许多孩子,一出国立刻事业有成,这不恰恰说明了为什么吗。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6-29 17: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的“殇”?令人深思。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18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6-29 20: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分,不一定高能!”{: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29 2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陪你听风


    高分,不一定高能;学校要为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这个接班人,有没有创造性无关紧要,他一定要听话,一定要顺从,一定能揣摩上司的心思,一定要忠于组织。
       中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奴隶和奴性。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6-29 21: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中学以前的教育是以考上一个名牌大学为目的的,为了高考,可以牺牲孩子的一切----兴趣、爱好、甚至是身体,只要学习好,是班级、年级的前几名,把一切都掩盖了---品德、诚信、孝顺等,学生在家长、老师的高压下学习,再有意思、有兴趣的事,也变得无趣乏味了,等他们上了大学,脱离了家长的监督,大学对学生的管理也相当松,学生像是出了笼的小鸟,无拘无束的玩、疯,时间象流水一样,四年很快就过去了,他们有什么创造力,有什么社会责任感,但这能怪孩子吗?我看要怪就怪这烦躁的、价值观扭曲的社会。当然教育本身也有问题。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