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才的拒绝诗
题记:《射雕英雄传》黄蓉回渔读耕樵有首打油诗:“乞丐岂能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提到最有才的诗,那么这个故事一定是发生在唐代。唐代是历史上诗歌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一大批精品诗歌代表了我国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那时候的唐人估计是“不会吟来也会诌”。大街上扔一块砖,砸到10个人,估计9个是诗人。有实例为证:一个乡下的老婆婆躲在河边磨铁棒都能遇见李白。
话说在唐代有个叫李师道的军阀,在河北山东一带割据藩镇。当了一方地主以后,他开始效仿别的军阀,打算弄几个文人来养着充充门面。对于这种做法,笔者是甚为赞同的,且不说这是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就算是附庸风雅也是件难得的好事,总比逛窑子喝花酒强。另外,这也是增加就业机会,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大大的利国利民好事,支持!此处应有掌声。
说干就干,李师道心想请不到李白杜甫【他们俩当时已经死了】,请个韩愈柳宗元也不错。可惜人家早居朝廷要职,估计这事也难办。于是,李师道打听到韩愈有个学生,是个才子,这人还和白居易是好朋友。要是能请到这位才子,也不错。这位才子当时也做官,但是官不大,干过国子助教,国子博士,国子司业等等。李师道很有信心自己能挖到政府这个墙脚。于是他请人恭恭敬敬地给这位才子写了封条件优厚的“招聘书”:包吃包住,配专车,保底工资,提成加分红,可带家眷,提供专项科研经费。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且说这位韩愈的才子学生。他仪表堂堂,风流倜傥,三十岁就中了进士。在京都做官,虽说“到了首都才知道自己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钱少”,但是此人甚是有才,是个品德高洁之士。
这天才子在长安逛街【文艺说法“采风”,流氓说法“泡妞”】不知不觉逛到了菜市场。一个老妇的菜撒了一地,只见一个穿红裙子的女子在帮忙捡起。就在那红衣女子站起来看他那一瞬,才子头晕目眩了,那真是“抬头一笑百媚生,满市蔬菜无颜色”!只见她年约双十,明眸清澈如水,柳叶弯眉不染而翠,两朵桃云飞上脸颊。她虽然浑身布衣,却步履轻盈,曼妙生姿。
才子回家后,仍惦念那位一面之缘的姑娘,于是就经常故意上街闲逛,期盼再逢奇缘。皇天不负闲逛人,终于有一天才子再遇佳人。唯恐唐突,就嘱咐书童上前问安,并约姑娘“朵云轩”茶楼共品香茗。那姑娘听说才子大名后,答应了邀约。那天,才子精心打扮了一番,显得格外风度翩翩潇洒俊逸。姑娘还是第一次见面那个打扮,她温婉似月,听着才子叙述着思念之情。她一直沉默不语,直到才子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一对钻石耳环。姑娘轻启朱唇道:“谢公子一片深情,奴家已经配与他人了。”才子心想:“我靠,好一朵鲜花竟然早恋还早婚了,还不知插到了哪坨牛粪上哩!”才子连连叹息。姑娘给才子斟了一杯,“劝君更尽一杯茶,嫁了我一个,不是还有后来人?”
回到家里,才子躲在书房来回踱着步子,只见书房内星光四溅,后经科学家研究这是灵感的火花在迸发。才子在案前奋笔疾书,将心中所感赋诗一首。正在这时,书童从外面横冲直撞大呼小叫说来客了。才子一头恼火:“叫什么叫?说了多少次了,一点修养都没有,我们这样的人家,韩愈白居易都经常来串门,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难不成李太白来了?啊呸,他在我出生前六年就死了。”
来人正是李师道的使者,读着那封情真意切【主要是条件优厚】的邀请函,才子差一点就心动了。细想想看,不能,李师道那里再好也只是个私企,我这可是吃的皇粮,旱涝保收的单位,铁饭碗,做人不能只看眼前。于是他客客气气给李先生回了封婉拒信,吩咐书童装好交给使者。
可是,书童因为被才子骂得晕头转向,竟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写给那位女子的诗错装给了李先生的信封。李师道先生展开才子的回信一看,感动的热泪盈眶,咬着嘴唇,哽咽道:“才子果然是才子,真是太有才了,连拒绝都写得如此让人动容!”
这首最有才的拒绝诗叫《节妇吟》,也许你觉着面生,请读者留心最后两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位才子就是被王安石称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唐代诗人张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