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56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1-6-16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
检验学子们学习成果的期中考试业已结束,结果必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没考好的同学来说,考后的学法指导虽不能力挽“败局”,但却可以亡羊补牢,以作前车之鉴。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优异的考试成绩的得来一方面来自学生自身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得当有效的复习指导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期中考试情况提出指导,以期学子们有所获益,提高成绩。
期中考试虽已结束,两个月后的期末考试又如何对付?语文高分究竟从哪里来?以下几点需关注:语文考前复习看似漫无目标,实则有章可循。具体如以下几点:
一、重视对教材的梳理和对阶段考卷的回顾。
对于小学和初中七、八年级的同学,基础的复习永远是最重要的。试卷呈现的试题往往基础题居多,因为期中考是阶段性考试,相形之下更侧重对基础积累的考查,以检验学习效果。所以要有效地把握教材,要把课本中涉及到的重要字词以区分音、形、义的形式进行积累识记;对课内所学的古诗词名篇、名句及作家作品,要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加以背诵巩固,烂熟于胸,以便考试时随时提取,保证基础题的得分;对可能作为阅读考查的文言文重点篇目应从关注实词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等方面入手进行复习。另外还要注意积累课文里的好词好句和重要素材以备作文之用。
之前考过的阶段测试卷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的检验,具有很高的复习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建议同学们在期中考的复习期间要重视阶段考卷的回顾,重点放在错题上,研究当时做错的原因,引为后面考试的前车之鉴。
二、掌握行之有效的做题方法。
期中考试既是对基础的检测,也是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文章阅读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对高年级同学的要求尤为明显,因此复习备考中一定要重视语言运用题及阅读题做题方法的积累和掌握。成语运用题、病句辨析题、语意衔接题以及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题现在几乎是各种考试的必考题型,要想准确地完成这些题目,除了常规的积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明晓此类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没有方法和思路就好像盲人失去拐杖,做题将成为瞎撞乱碰,做错几乎是必然。比如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题,考查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和发散思维三个能力点。可是很多同学由于做题不得要领而觉得题目很难且丢分严重。做此类题最基本的思路和方法是:审读题干和材料(包括图表)---划分材料层次---抓材料中关键词和中心句---以“对象+事件”的模式提取信息,概括归纳。至于发散思维题得就题而论。
现代文阅读题似乎是中学生语文考试的“鬼门关”,很多学生过不了这道坎,究其原因也是方法缺失的问题。拿高中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题为例,出题人考查的基本就是三类句子: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在文中其重要作用的句子,搞清解读这三类句子含意的方法,做题将有规律可循,难题也就此化解。相信一线的老师们已经为学生总结出阅读题的诸多做题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三、注意积累新颖的蕴意深刻的作文素材。
对高中生来说,最能反映写作能力和思想深度的莫过于议论文了。而考试中议论文写作要想出彩拿高分,除了符合立意正确、内容充实等常规的要求,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能拿出新颖的素材来证明你的观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现在的中学生手中掌握的素材大多太类型、太陈旧,不是李白就是陶渊明,很少有关注现实的材料。而北京近年高考作文考查恰恰特别关注现实,无论是09年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还是2010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我们都能从中窥见现实的影子。因此,建议同学们在素材积累方面要“走出故纸堆,关注新生活”,注意那些新颖而蕴意深刻的作文素材,为作文增添亮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例如清华百年校庆、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革命先烈)、作家史铁生的逝世等素材,今年使用定然是新颖而深刻的。
四、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考场失误。
大量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于考试非常重要。通常的情形有以下几点:1.进考场,紧张怯场;遇难题,心急如焚。2.审题不细,模糊答题。3.做题顺序随意,时间分配不合理。4.草率答题,丢三落四。针对以上导致失分的非智力因素,备考期间同学们要各个击破,争取在考场上做到冷静沉着、从容答题,想要想仔细,答要答准确,留够时间写作文,留出时间做检查。
总之,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能做到全面、细致、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归纳各方面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考试能力,在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