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其它] “石罗子”的来历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1-11 10: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棠无香”说正准备考察那些来安北部的那些“石罗子”,是否就是山上的那些石头堆子?若是,这个我倒很熟悉。
     但我们不叫它“石罗子”,而是直接叫它石鼓堆。现在石鼓堆已少多了,主要是前些年被当地人开采下山作为建筑材料了,不然,整个山野到处都是,星罗棋布,井然有序。孩提时我们常躺在它上面迎接朝阳,送走晚霞;听山鹊婉转地清唱,牧牛羊酣然地觅食。有时候还在上面采撷金银花,或用它的青藤编织小篮子;运气好的话,更能从石缝里掏到黄闷子(鹌鹑)窝,不是得到鸟蛋就是小鸟……这就是我最早对石鼓堆的印象。
     后来长大上学了,就试想着那些石鼓堆的来历,是诸葛亮的八卦阵?还是外星人的杰作?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结果也就不了了之。直到2000年前后,我猛然在《滁州报》上见到一篇文章,就是关于这些石头堆的。作者是我市一名学者,好像专爱探佚我市的一些历史遗迹。他在文章中引经据典,而且多次实地考证,最后科学地给出结论:这些石堆,其实就是古代军队扎营时安装帐篷的基座。
    他在文中确认,在后周至北宋年间,为了全国统一,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多次征讨南唐。当时滁州属于南唐疆域,而来安北部则已被宋军占据(来安杨郢北部的高塘营传说就是宋军大将高怀德的营盘)。镇守滁州清流关的是南唐名将皇甫辉(滁州的皇甫郢据说就因此得名),有勇有谋,致使宋军被困关外停止不前,两军只得安营扎寨,长期对峙。所以才在我们现在的山上留下了这些众多的石头堆。文中还说,古代军队安营扎寨其实已非常科学,不仅注重风水地势,在细节上也很讲究。比如,这个帐篷就不可以直接安在地上,而是要安在石头堆上,上面再铺上干柴草,这样既能防风、防潮、防蛇虫,还能提高防御力……
    宋军久攻不下,后由丞相赵甫献计,从北面超小道才大破清流关而最终灭了南唐。当年宋军的小道可能就在现在的杨郢周围,所以在宝山集的大白果(银杏)树下才留下赵匡胤的印迹,以及那漫山遍野的“石罗子”了。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月亮山 + 9 + 12 有价值
总评分: 元宝 + 9  活跃度 + 12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11 10: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小时就想不明白的事情今天总算明白了.你很了解吗.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11 1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靠谱{:soso_e17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1: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十二军


    你好!也是看报了解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城里种地


    反正以前我也不明白,是专家指引的,应该具有权威性。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1-11 16: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聪明的石头 于 2011-11-11 16:19 编辑

是南宋时,民间抗金组织所建的.楼主说的事发生在滁州清流关.宋丞相赵普不是赵甫.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11-11 21: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大马蜂”网友。你帖子的开始就提到“海棠无香”,着实让我受宠若惊!其实,我对长山历史典故的了解和兴趣真正是出于你和正德先生。但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来安人,爱自己的家乡是一种最原始、最朴素的感情,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我们到底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才是每每思考的问题。小时候,我的前辈经常用20里长山来形容长山的粗犷、辽阔。刘伯温深夜观天象,杨家将石鼓练兵场,孟良焦赞万山比武场……这些反映的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江湖儿郎的传奇故事,深深地在我心中激荡。而今,世事浮躁,情义两茫,我们不知道追求什么,不知道什么应该摒弃、什么应该颂扬。于是,我力图杜绝尘世的浮躁,潜心找一找我们的文化,好让她向一面镜子,做一下对比。不好意思,今天就到这里。关于“石罗子”,下次再讲……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11-11 21: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以为是远古人的图腾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1-11 23: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无论你对“石罗子”的探究真实性有多少,但你对石罗子的感情不容置疑,小时候的美好记忆,古战场的金戈铁马,故事感人至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1-11 23: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和正德坐下来慢慢探究!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