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万山记忆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1-14 20: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家前一山 ,呼曰万山 。不甚高 。名由何来,不祥。然其型迥异于众山,四面棱然,孤出诸山之外,兀然独立。顶平如削,其阔数百亩矣。四面皆陡不可攀,唯其东有一路,可达山顶,宽可行车,板石铺就。车马道也。然经年流水蚀之,盖毁矣。略见其貌而已。
     家翁在时,曾谓余。其旧时称八角寨,亦或芭蕉寨。乃昔时孟良、焦战所居也。孟、焦宋人也。稀世之猛将。当是时,其寨不可摧,盖因山险,加之遍山植刺曰芭蕉,甚密。刺长且锐,人不可近。无可奈何之,乃成朝庭之患。后一高人谋之,撒豆其间。来年春发,甚茂。待秋尽,豆秧皆附刺,藤枯易燃,火焚之,刺毁,寨遂破。焦孟远走,寨不复矣。其在时,为仁乡里,寨兵与民共处。因之,山下遂成集市,繁盛一时。寨毁,与之具焚矣。
     距此山约三数十里,亦有一山,与此山形制仿佛,名曰石孤山。余曾往见,略小,其型似,亦孤出众山而立。传曰;昔二郎神担山填海。担二山。一曰万山,一曰孤山。以麻杆担之,至此。晨,一妇人早起,见而怪之。曰:麻杆岂能担之乎?不断矣?此言一出,杆应声而断,二山落矣。传曰:盖因妇人口毒,多言以害之。传说之言无他,  吾唯奇之。人相似, 山亦仿佛矣?亦或因其来处同矣?
     余幼时,常随年长者登山。沿古道而上,山高林密,虫鸟鸣杂,水声溅溅。待汗浸衣湿发,腿软喘急,退意生,遽见一豁达之处,山门也。门不见,唯留两石制门墩,其大如磨盘,揣之其门之巨。进山门,豁然开阔地也。极目远眺,无碍视线者。迥不似他山之浑圆似馒头状也。顶之四围皆石砌,寨墙基也。旧传,四门皆有炮台,威而震远。前行约半里许,陡见瓦砾遍地,荒草不生。长者曰:庙也。其毁于文化革命之中,革命小将之手。四壁不存,唯一井存焉。四时水不稍减。清凉沁人。井旁数步之遥,一水塘,饮马塘也。传旧时穆桂英饮马驻足处也。其旁一巨石,石上一凹处,状如马蹄,盖穆马留矣,曰马蹄石。言之凿凿,余听之亦欣然,神往矣。
西行二里,攀岩而下,见一竹林。中有洞。约略可辨。蔓草覆之,深不知几许,曰仙人洞。仙婆婆居之。与四野之民善。家有事,每往借炊具,皆金银制也。用毕还之,无差也。山南一富户,孟姓,往借不还,秘藏之。婆婆怒闭门而走,后不复见也。余思之,盖因乡民怒孟姓之不仁、不信,传之甚矣。
    余幼学之暇,遍走乡里,欲究余乡之故事。油坊地,大街田,南窑地,猪场地,庙地,此皆吾乡之地名也。余思之,其曾一繁盛地呼?亦曾商贾云集,南来熙熙,北去攘攘,往来市卖。然不知湮灭于何时也,唯留地名一示后人。沧海桑田,造化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14 2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山乃来安现存十大古遗迹之一,史实是:南宋赵必胜守山御金兵。明代张维恕曾为山上的古刹龙泉寺题诗:万山重叠吐虹光,微雨初收天外凉。骢马一鞭风色好,草虫吟处百花香。
至于别的传说,大多是受说书人的影响,以讹传讹的结果……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11-14 21: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山之传奇余早有耳闻,但未亲往睹之,甚憾!今拜读先生此文,兴趣盎然,他日必将一探,以了心愿!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2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大马蜂


    先生从何处得知详细 我所不知 我早想探知其来龙去脉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14 22: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万山一戈


    称我“先生”太过了!《来安县志》上有记载。{:soso_e18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2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大马蜂


    谢了 哪儿能看到县志?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15 08: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万山一戈


    最直接和最可靠的就是到县“修志办”去找。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15 17: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映像是:那首明代的诗讲的是长山,龙泉寺旧址也不在今天的万山。诗中的万山应非现在万山,否则,既然写万山,何必用重叠二字呢?还望有识之士详解。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15 17: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据科考史料称:北宋抗辽名将杨业、孟良等抗辽战场应该在现在河北一带;而南宋抗金才在现在江淮、长江一带。但作为传说,万山还是有很多精彩传奇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0: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并未提到抗金事 只说孟良焦赞占山为王 名曰八角寨
传说总归是传说 无据可考 况且后世又加了神话的成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