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寻 梦 水 滨 庄 园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14 17: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雅斋先生 于 2012-1-18 15:11 编辑

                               http_imgload.jpg
         寻 梦 水 滨 庄 园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徐志摩《再别康桥》


                                            不雅斋先生

                                                  一、


      三十年前我在心中种下了梦的种子。这梦的种子会在梦中醒来还会在梦中睡去的种子。30年来,我带着这种子在象牙塔里长征,尽可能将自己的触须伸向八荒。这颗种子在似梦非梦中生根,发牙,开花,结果,我不时地摘取几个果子,然后又带着它继续做梦,我要将梦继续向远方延伸。
      四十多岁对于许多人来说已是没有多少梦的年龄了。可是,对于码字的人来说,总有做不完的梦,就像有麻将瘾的人每天要找麻友搓牌,就像烟鬼酒鬼每天离不开烟酒一般。我自诩是一个码字的人,因此我总是用文字来继续寻梦。
      2011年10月,我得到县文联通知,要被派往合肥参加“安徽文学院第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习。听到这一消息后,我兴奋得不得了。去年,省文学院举办了第一届“研讨班”,我县是由散文家陈东霞女士前去参加的。回来后,她曾兴奋地向我讲述第一届“研讨班”的情形,那情形曾让我向往。今年,我有机会去参加第二届“研讨班”,怎能不兴奋?于是,我天天盼望启程日期的到来。
      11月28日清晨,我踏上去合肥的旅程,带着兴奋,带着快意,踏上寻梦的征途。
      车出县城时,我发现眼前有雾,不过,能见度尚好。当车驶过清流河,快到古椒陵境地时,雾突然变浓,估计能见度不足20米,汽车如步行一般在浓雾中蹒跚。前面不远处的车灯如红色萤火一闪一闪地。车了是看不见,早被浓雾吞噬了。我坐在车里,如坐在雾里,如坐在梦里。当车来到全椒高速路口时,雾淡了许多,好在高速没有关闭。汽车驶上了高速。高速上雾不浓,但车速还是提不上去,那速度如平时在省道上行进一般。前瞻是雾,后顾还是雾。关于雾的文字,我也写过,那是我站在高处,没有被这么浓的雾包围着;关于雾的文字,我也读过不少,特别是《雾都孤儿》里洋洋洒洒上万言的写雾文字曾让我惊讶,伦敦的雾真的会有那么浓,可以动铲子铲吗?当时,我读对那段文字怀疑过,今天我相信了。如果我此时手里有一把铁铲,我一定会铲起那沉甸甸的浓雾。我的梦在哪里?在合肥!合肥在哪里?在雾中……
      车终于到了合肥,市区的雾淡了许多。我下车去办了点事后,按照要求于下午三点钟赶到省文学院报到。



                                                       二、


      下午三点,我准点来到安徽文学院所在地----同济大厦。在电梯门口,我遇见一位美女作家----安艳莹(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名字),我听她说要去的地点与我去的地点一样,而且我发现她的气质也像一个“寻梦”人,于是我就主动与之打招呼。她大方地回答,且报我以灿烂的微笑。随后,我与她一块走进电梯。在电梯里,我们都沉默。
      走出电梯时,我与安艳莹走向文学院院长办公室。初次见面,不便多问。她走在前方,我走在后面。进了文学院院长办公室,我发现这里已坐着许多人。这些人我不认识,安女士好像也不认识。不过,大家都是来寻梦的,都静静地等院长将我们这批寻梦人安顿好。
      一会儿,文学院院长潘小平女士来了。我多次在网见过她的笑脸,只不过没有与其人直接谋面,自然也未听见过她的声音。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说话干脆,动作利索,走路很快。
      由于安排上出了点小问题,临时改变住处。先到的人已被送往包河镇水滨庄园(大圩的葡萄园)。我们后到的近20 人滞留在院长办公室。初次见面,大家都本着一个世俗的原则----不和陌生人说话,所以,院长室里虽坐满了人,却没有人讲话。偶然有人同潘院长交流几句,声音也很平缓。办公室里声音最大的是潘院长不停地对手机喊话,调度车辆。好在院长办公室里有好多书和杂志。每人摸一本,随便翻着,就像一个人走在九曲栏上随便抚着栏杆而心却不在栏杆上一样。
      利用等车时间,我在楼道里转一圈,看看《清明》杂志编辑部和《安徽文学》杂志编辑部分别在哪。我看了看,发现里面的人都是陌生人,我转了一圈后又回到院长办公室。
      大约五点左右,不知是谁在楼道里喊了一嗓子“车来了”,于是,潘院长同我们一道起身走出院长室下楼。来到楼下,根本没有车来。我们在马路边上徘徊了好一阵子。潘院长领着我们步行了几分钟,穿过马路在路边等车。水滨庄园有多远,我们不知道。当时,我们连要去的地方叫“水滨庄园”也不知道。
       在路边等车的过程中,潘院长还是不停地打电话,问车到哪儿了。初冬的肥城,夜幕降临得早,由于整天雾沉沉的,这更让人觉得肥城的夜幕似乎降临得更早。街灯渐次地亮了起来,路上私家车渐渐地多了起来。冬日的冷风也刮了起来。找到组织的暖意还是敌不过寒冷的风,大家纷纷把预备的寒衣都穿上身。
      我们在路边足足地等了一个小时。车子终于来。是一辆小面包车和两辆出租车。安女士与我挤进了小面包车,同时上车的还有了黄山的陈朝曙、安庆的谢思球、马鞍山的陈永红以及另外两位作家。小面包以七个中青年作家为“馅”,在一个美女司机的引领下融进了灯火辉煌的肥城夜市。
      合肥打的难是出名的,合肥的道路难行也是有名。许多地方正在封闭修路,我们的面包车不时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颠簸,左摇右晃,我们在车里挤着,总觉得有点不爽。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俏皮句:“美女司机,我们本以为我们都是大作家,你们的宾馆就用这个车子来接我们,真有点让我们斯文扫地。”此言虽为反讽揶揄,实也说出这一车来自全省各地中青年作家的尴尬,就像如今的文学人在社会的边缘行走或坚守一样,同样斯文扫地。
      水滨庄园在包河镇,离省文学院有近30公里。我们是在一片漆黑中被送进水滨庄园。车子将我们送进庄园的那一刹那,我们有一种被送劳改农场的感觉。进了庄园,我们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是被匆匆地安排住宿。我被安排住进了3号别墅----梅花轩。一个别墅里有四个房间,还有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我与来自“淮河水利委员会”的杜宏志先生同住一个房间。



                                                      三、


      大约七点半,我们来自全省的30多位中青年作家齐聚餐厅,围坐在四张大圆桌边。文学院院长潘小平、副院长许春樵和丁力先生以及办公室主任雷曼女士都在场。潘院长提议,饭前让每个人用一两句话自我介绍并介绍自己的创作方向。许多人都很谦虚,说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在众人面前,约束自己的个性,不敢有所张扬,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外交”心态。八皖精英各自介绍完毕,晚宴正式开始。宴会上,一个“活宝”式的人物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来。他就安徽文学院第二届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班长邱晓明先生。
      邱晓明,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甚至是一个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告诉我,他的原籍是安徽来安人,后来“嫁”到淮北去了。我相信他的话,也未作具体考证。他乡遇老乡,总有亲切感。他原来也是一个追梦人,早期从事文学活动,后来梦断了,下海经商。现在,他的腰包鼓起来了,同叶他的文学又继续做了。2011年第6期《清明》上,他又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像狗一样奔跑》。现在,他人住淮北,家在淮北,银行的存折户头也开淮北。许春樵副院长带了20套书发给学员,只能发一半,还有一半学员没有领到书,总觉得有点遗憾。总不能让许院长再掏钱去买书吧,这时邱晓明站出来,自己掏钱让他的司机开车去新华书店去买,然后免费分发给大家。作家老板或老板作家,与我们这些纯搞文字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作家老板对待麾下职工,也许会斤斤计较,但是对待文朋诗友,老板作家却又十分慷慨。邱晓明,开朗乐观,热情活跃,他到哪,哪就有笑声,特别是赢得大多数美女作家的喜爱。一周下来,他给我们全班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想,如果高研二班少了这个邱晓明,可能要少大半的热闹。但是,我还是想客观地讲一下我个人对邱晓明的感觉:在好人看来,邱晓明不像一个好人;在坏人看来,邱晓不像一个坏人。因为他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爱热闹,爱吹牛,爱喝酒,爱抽烟,爱逗笑,爱放旷……他是上天赐予“高研二班”一个“活宝”。



                                                   四、


       晚宴后,大家各自回别墅休息。因为大家白天里风尘仆仆,都累了。这天夜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
      次日早晨,雨意未消,我与同室的杜宏志先生走出梅花轩,这时才看清我们住的别墅。别墅的小院里真的栽种着两株梅花,梅花枝上已鼓出花苞。我在这里只能待上一个礼拜,绝对是看不到梅花开放了。
       一大早,我在庄园里走了一圈。空气变得异常寒冷,冬的味道浓了。我察看了整个庄园,整个庄园的中心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是满满一池残荷,不见荷花的“六月风采”。在初冬时节,这一池残荷别有意韵。唐人说“留得残荷听雨声”,这诗句反映了李商隐内心的落寞,而我是来寻梦的,心中虽有一点点落寞感,却并不十分强烈。我真想听一听雨打残荷的声音,可惜雨点太小,听不见,只能看到湿而发暗的倒挂的枯叶与东倒西歪的茎干。不过,池水却是很清,天晴时倒映着碧蓝碧蓝的天空,煞是好看。池塘上有一“曲桥”,是否“九曲”,我并没有在意,池中有一亭,白色的廊柱,淡青色的琉璃瓦,四角飞檐,看上去如临水欲飞的白鹭,只是池中央还有一个大煞风景的水泥电线杆,我们每次拍照时,总是想方设法把它撇开,可惜的是我们照不到全池残荷的风貌。
      池塘边那人工堆起的高高的土堆上,种着几株树,只有香樟还是青绿色的,其它都成了“落木”。不过,地上却有金黄灿烂芬芳的菊花。大约是第三天,来自天长的散文家潘纤云女士就坐在开得正艳的菊花旁让淮北的“七哥”拍了几张照片。美女鲜花两相向,红颜对金黄,煞是漂亮。
      我没有带相机,只用手机到处拍了点东西,留作纪念。我走过残荷池,拍下了一池残荷;走过葡萄园,拍下了没有一片绿叶的葡萄树;走过了拓展培训基地,拍下了一些特殊的培训器具;走到水滨庄园的象征性雕塑,拍下那银灰色的造型;走到庄园的大门前,拍了水滨庄园的大门。这时,我才发现,“水滨庄园”这四个行书大字出自著名书法家吴雪先生的手笔。这四个字,大气磅礴,苍劲有力,为水滨庄园增色不少。
      早餐后,我们真正开始了梦的征程。



                                                      五、


       每天都有专家学者给我们讲课。第一天上午,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书协副主席吴雪先生代表省文联来看望我们,传达第八次“文代会”与“作代会”的相关精神,并发表重要讲话。
      吴先生,我很熟悉他,他一点也不熟悉我。因为他是大书法家,又曾在滁州担任过副市长,经常到我们来安来视察指导工作,所以我认识他。由于我地位卑微,根本没有机会与之接触,连向他索墨宝的机会都没有。可他不知道我的存在,这没有关系,并不影响他向我传达“两会”的内容。
      他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一边传达中央的精神,一边进行解读,让我更好地吃透上级精神。由于吴书记的传达,我们看到中央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期待,我们更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同时,我们更感觉我们更有义务出更好的文艺作品。



                                                   六


      第二天上午,安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裴德海先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他讲课的题目是《关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重建》。
      裴教授,目光犀利,洞察幽微,出入今古,学贯中西,以一个高层知识分子的敏锐的目光洞悉社会,特别是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深刻地批判;针对价值误导,道德缺失等待现状,裴教授从哲学上层面进行分析与批判,视角独特,手法新颖,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讲到动情处,裴教授左手搭在腰间,右手在空中比划,神情严肃认真,动作干脆有力。裴教授自己还谦虚地说:“只有在作家研讨班中,我才敢如此地肆无忌惮。”裴教授从哲学高度对社会进行反思与批判,他相信,作家们一定会从文学角度去关怀当下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关怀当下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裴教授一口气讲了近三个小时,直到午饭开始时似乎仍然意犹未尽。裴教授精彩的发言,赢得学员们的阵阵掌声。我听了裴教授的课,深受启发,更大开眼界。我抓着散会时的有限时间与裴教授合影留念。吃饭时,我又与裴教授同席,饭桌上的裴教授,和蔼可亲,十分健谈,表情不再那么严肃。语言也不再那么犀利。
      第三天上午,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健锋给我们做《当代美术思潮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潘院长请李教授来讲课,是有意将“高研班”的学习内容放到更大的空间----艺术空间里。李教授准备的材料很多很充分,可惜当时没有用投影仪来播放,让我们缺少具体直观有感觉。
      第五天周五上午,来自省委党校的乔爱书教授给我做了《现实与展望----中国现行农业政策解读》的报告,他使用ppt,做到图文并茂,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不曾看见的画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他首先对中国农业政策进行解说,然后向我们介绍的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和“农民工、失地农民、失落村庄”的“新三农”问题,让我们对中国现当代的农村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七


      潘小平,安徽文学院院长、安徽作家协会副主席,给我们做了题为《个性叙事与文学的孤本价值》的报告。在给我们做报告的过程中,潘院长似乎从未坐正过。她总是略略侧着身子,两只不大的眼睛总是闪着灵性的光芒,脸上总是挂着和蔼并且充满自信的笑容。她结合自己的人生、阅读以及创作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当她完全沉浸在演讲中时,她的两只眼睛几乎要眯成一道缝,但灵秀的光芒却会从那道缝里喷射出来,有着强烈的穿透力,直逼在场的每一位学员的心灵。潘院长讲到动情处,总喜欢用其右手食指使劲地敲桌子,将桌子敲着嘣嘣响,似乎是在强调重点又似乎是在提请学员注意。但我觉得,那动作所反映的更多的应该是自信,是在强调自己坚持的文学主张是正确无疑的。她特别强调叙事语言的个性化,强调文学的孤本价值,在有限的文字空间里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
      潘院长,个头不高,穿着随意,虽是一名女作家,但那份不修边幅的样子却是许多文人所共有的。潘院长走路的速度很快,干事麻利,从不拖泥带水,她的这份干练让学员们十分敬慕。特别是潘院长能歌善舞,在KTV厅里十分活跃,仿佛孩子似地雀跃。她大声地说话,大声地演讲,大声地唱歌,大胆地表述,大方地嬉笑,大口地饮酒,显示了潘院长巾帼丈夫的风范。当她讲到安徽文学时,潘院长的语气略显沉重。她说,安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可是眼下的安徽文学不够大气,作为省文学院院长,感到忧心忡忡。她用那充满灵性的眼睛扫视在场的四十位中青年作家。她的目光和鼓励性的话语令人难忘。她希望通过“高级研讨班”的形式,聚敛安徽作家的人气,打造安徽文学品牌。
      我对潘院长的印象是:豁达,大度,热情,开朗,乐观,向上,勤奋,进取,博爱,宽容,自信,自强,细腻又粗放,高贵又虚心,是巾帼英雄,女中丈夫。



                                                 八


      许春樵副院长,天长人。我与之拉近点关系,说是滁州老乡。他给我们做的报告题目是《小说选题的当下性》。在整个演讲中,许春樵先生不瘟不火,一边阐述当下小说的人文关怀,一边用自己的创作经历进行剖析,深入浅出,让学员受益匪浅。许院长个头不高,与其个头相比身材略略显得胖一些。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许院长是一个憨厚之人。他也确实憨厚,在KTV厅里,他说他不会跳舞,连唱歌都有点吃力,这还不算,特别是在同我们高研二班的美女作家们合影时,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着实让我们感到好笑。每与女生合影时,许院长表情都很特别,似乎是在维护自己的君子风范----即同美女合影要做到严肃认真,似乎是在牢牢记住“男女受受不亲”的古训。不过,在结业晚会上,他精彩的小品表演却给我们留下了忘记的印象。
      这是我第二次同许春樵院长会面了。第一次是2008年在“滁州市首届文艺颁奖大会”上遇见的,许院长在大会上做报告,他不认识我,而我却记住了他。这次有幸又同许春樵院长在一起待上一个星期,我甚感荣幸。现在,许春樵院长已是硕果累累,一部部力作在文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小说家。
      许院长给我的感觉是,憨实,沉稳,大度,含蓄,内敛,睿智,敏感,勤奋,自励,又不失风趣幽默,不失大家风范。



                                                   九


      每天都是上午讲课,下午研讨。大家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周光阴。在这一周的研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许多花絮同样让我难忘。
      其一,是“七哥”。七哥是魏诗文,淮北殡仪馆工作人员。他个头不高,也不相貌堂堂,脸上总是挂着善意的笑容。他在研讨会上从文学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淮北殡仪馆里的“七仙女”----七个姑娘化妆师的感人事迹。不过,我们大多数学员都觉得,姑娘们在殡仪馆做化妆师总是让人觉得不舒服,有点瘆人。不过,我们所有学员都记住了“七仙女”的事,同时,我们又将七仙女的名号安在了魏诗文的头上,大家不再叫他魏诗文,而叫他“七仙女”,他听了不仅不生气,反而笑嘻嘻的。他手中有一台相机,大家都争着请“七仙女”拍照,有人觉得喊这么一大男人叫“七仙女”有点别扭,于是有人喊他“七老师”,有人喊他“七老爷”,最后大家统一叫他“七哥”。魏诗文在水滨庄园七天,讲了“七仙女”的故事,然后被定名为“七仙女”,然后变成“七教师”,然后变成“七老爷”,然后变成“七哥”。



                                                 十


      其二,是来自定远的喜欢放《冷枪》的吴超。我在网上已经看到吴超和他所著的《冷枪》的介绍,但却未见过其本人。
      他是一个军人,所以喜欢放“冷枪”。
      这次见面,与之接触,认识更加真切了。吴超,定远人,又是我的滁州老乡。他一米八以上的个头,这个身高适合他居高临下放“冷枪”。他那方而且宽的脑门,显示他更善于放“冷枪”。特别是,他总喜欢戴着一顶“鸭舌”帽,“鸭舌”伸得老长老长,“鸭舌”下还藏着一副眼镜,藏得很深很深,似乎在暗示他总喜欢藏在某处随时准备放“冷枪”。他手中总是举着一架相机,随时对准任何一个可能十分滑稽,或者十分浪漫的场景,突然放一回“冷枪”。
      别看吴超人高马大,并且放起“冷枪”来心狠手辣,可是,当他唱起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比如,他在结业晚会唱的《梅花三弄》,唱得软绵绵的,柔肠百结,哀婉缠绵。分别前夕,他与我们一同散步。在夜幕下的水滨庄园里,他唱的歌更是温情脉脉,如杏花丝雨,显示了一个“冷枪”杀手的温情的一面。



                                                 十一


      其三,是来自全椒的陈文凤。她是一个爱热闹也爱矜持的美女作家。最早见过他是2008年在“滁州地区短篇小说对抗赛”的颁奖大会上。那次她获了大奖,我只获了个小奖。她被点名到大会上做经验总结。当时,我对她虽有印象,却并不深。而她对我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过,她获奖小说的名字我却记得清晰----《车间里的几个婆娘》。这次在高研二班与之正式会面。她最先给我的感觉是矜持,似乎有点拒人千里。可是真正接触后,我发现,她很热情,很开朗,也很乐观,而且还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是滁州人,她邀我去“芳草苑”别墅一块与天长的老乡潘纤云聊天,可是我却被几个淮北“佬”绑架了----他们非我扯着我“掼蛋”,我一走。淮北“佬”们就没得“蛋”“掼”了。她于是我们“梅花轩”别墅里坐了一会儿,看我们掼蛋,同时她为我们每人斟了一杯茶,看了一会儿后,见我实在走不开,最后只得自己怏怏地走了。这次,我是应该“重色轻友”呢,还是应该“重友轻色”呢,我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次日午饭后,我与她在水滨庄园的主干道上散步,聊聊各自的文学创作。我没有带相机,她为我拍了几张照片,我感谢她为我在水滨庄园留影。有一件小事,似乎不值一提,但我还是要说一说。那是在葡萄园边,初冬的葡萄园,没有一片绿叶,所有葡萄枝都呈现出枯灰色。陈文凤说“这里一片绿色也没有,没什么拍头”。我说“你就拍葡萄枝,取名字叫‘葡萄’,让欣赏者想象它长出绿叶,结出一串串透明的葡萄来,不就行了?欣赏者有二度创作的空间,这比直接呈现给观赏者成串的葡萄更有味。”她被我忽悠得高兴起来,孩子似地跑到葡萄园边去拍那些葡萄枝。
      另外,她与芜湖的一位美女作家王毅萍关系很好,常常在一起交谈,在一起拍照。结业那天的中午,她与王毅萍一块却桃林里“偷”摘月季花充作玫瑰。我陪二位美女作家一块去的。她们二位想以此花撒给来宾与即将分别的同学。作家去采风,可以;可去庄园里采花,应该是不宜的。然而,他们顾不了那么多小节,冒着被庄园主人批评的危险去“盗花”,以备结业联欢之用,我用手机“偷”拍了她们二人“盗花”的情形,并让她们二人欣赏。后来,联欢会上果然用上了她们“盗”来的鲜花,来宾与同学得到了她们抛来的鲜花,无不喜笑颜开。
      说到王毅萍,我还想多说几句话。娇小的身材上顶着一张可爱的笑脸,与之相处一周的日子,我几乎无时不见她在笑。我的感觉是,王毅萍开朗,活泼,灿烂,阳光。不管你是谁,只要见过她一面,就绝对忘不了。她给我的印象极佳。



                                                十二


       水滨庄园梦里的许多影像在我的头脑里十分清晰。与我住同一个别墅里的其他几个人,都各有特色。比如,乔浩,说话不多,脸上似乎写满了“深沉”。谢思球讲了不少话,可是有一半话我听不懂,因为他操一口浓重的安庆腔。傅强,一个憨实的淮北汉子,最喜欢讲俏皮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喜欢揶揄我。与我同室的来自淮河水利委员会的杜宏志,他的头发可能是有点自来虬曲。我与之同居一室一个星期,相处得很融洽,不过他给我留下的永恒记忆是他那“响彻云霄”的呼噜,那呼噜打得让我有点害怕,我真害怕他的哪一个呼噜打不上来,我担心自己会被控有“谋杀”的嫌疑。
      还有,朱幸福热情开朗,喜欢嬉笑,真的过得很“幸福”。诗人杨勇的“小三”(阿洋饰)长得与“老婆” (阿洋饰)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克隆的,让杨勇有点“郁闷”,其实,是阿洋演得太好了,演得很投入,让全体学员笑得前仰后合。美女作家王巍,应该去当歌唱家,她的嗓音音域很宽,音色厚重,让人听起来觉得既浑厚又悠扬。王桃珍爱唱黄梅,声音清脆浏亮,味道十味。王淑君,高研二班中最年轻的美女作家,据说是80后的,真了不起。她为人热情开朗,尤其爱笑,只要一笑,她的两眼就会眯起来,那浓浓的眉毛更引人注意,让人看得更加清晰。在二号别墅芳草苑里,她为别人缝补衣裳,我坐在她身边,让人拍了一张“做秀”照片----“内人”做女红。
      温暖阿洋总给人带来温暖,她爱笑,笑得很甜,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意。阿洋很喜欢拿我开涮,那善意的玩笑让我很开心。她老认为我比她小,我自报出生年月后,她不得不喊我“宝哥哥”。天长的简宏明,说话不多,仿佛是一个哲学家,总像是在思考的样子,思考得头发都没有几根了,我怀疑他是在思考头发到哪里去了。不过,这一形象更像是一个作家。潘纤云,著名的散文家,天长人,长得漂亮,为人拘谨。天长也是滁州市辖,与我也算是老乡。她不仅散文写得好,舞跳得也好,在卡拉OK厅里翩翩起舞,舞姿优美灵动,就像一只翩翩飞的白鸽。我们都喜欢看她跳舞,班长邱晓明戏称为她为“天长小媳妇”。我与她跳舞时,总是不能与之合拍。大约她是写散文为主,我是写小说为主,创作方向都影响了我们舞步与节奏了。潘纤云情感细腻,容易激动,这大约是女性散文家共有的特质,结业前夕“最后的晚餐”上,听说六安诗人江雨薇动身要离开,她立刻眼泪汪汪,涰泣不已。
        许泽夫发出了《牧人吟》,他给每一位学员同学都赠送一本,并且签上大名,这是他刚刚出版的清一色写“牛”的一 散文诗集,我们都很感激。他给我的印象是,他就像当年放牛的我一样----朴实,憨厚,只是比放牛娃多了一点点沧桑的感觉。段伟,是第一届学员,这次,他又来凑热闹,我与之交流不算多,但他的热情大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铜陵的秦峰与朱雄军,我与之两次同桌就餐,他们二位精明能干,不过好像都有点内敛。马鞍山的余后华,披上了一张毛毯去表演日本鬼子,外形上还真像,不过,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日本鬼子,不如说更像印度的圣雄甘地。黄山的陈朝曙,头发并不富裕,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学者型人物,比较较真,是个做学问的好料子。潘洪波,一个怀远的大小伙,精瘦干练,在高研二班中,他是最为“苗条”的男士,喜欢笑,一笑,两个眼睛就看不见了。经过大伙商量认定,潘洪波被推选高研二班QQ群群主。焦正达说了不少话,大多是学术上的介绍,我与之私下交流不多,正达老兄,沉稳干练,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喜欢眯着眼睛。张抱岩,给人以纯朴厚实的感觉,他那大块头躯干,“抱”一堆“岩”石,是不是有点滑稽,不过,他爱笑,所有真诚与直率都写在脸上,给我印象相当深刻,他自我介绍说,他的名字是学“傅抱石”而取的。阵容,我总感觉他像是搞市容的,脸上总是一付不苟言笑的样子,在研讨班上听课最为认真。
      诗人陈永红,留着一头略略波浪的发式,是与我同车从文学院到水滨庄园的,第二天晚上,大家都在KTV厅里歌舞,我嫌里面有点吵,一个人出来在门口走走,外面正飘着丝丝小雨。这时她也出来了,见我一人在外面,就喊道:“帅哥,把我送回一号别墅,行吗?”美眉请帅哥相送,帅哥焉有拒绝的道理。在迷蒙的小雨中,我将陈永红送到一号别墅,我总觉得那段路太短了,陈永红进别墅后,我独自返回KTV厅。“被评为“中国十佳诗人”、“中国十佳女诗人”的碧宇,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使之更像诗人,她是《大别山诗刊》创始人,已经坚守在大别山上多年,为安徽的诗坛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江雨薇,操着一口六安话,我听了感到格外亲切,因为六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那里读过大学,那里停下过我的笑声与足迹,那儿的腔调早已渗透到我的灵魂深处。听江雨薇的口音,我似乎又回到了六安,回到了当年。邬云,一点都不像乌云,红朴朴的脸上总是灿烂的笑容。韩旭东与邬云相反,一个男子汉,却长得相当骨干,幽默,风趣,搞笑,几乎就是他的专业,他到哪里,哪里总会有愉快的笑声。耿汉东,人们都称他老耿,我的普通话不太好,总觉得人们在喊“脑梗”,如果老耿再爱美女的话,不就成了“老耿色”,即可谐音成“脑梗塞”了。不过,老耿给我的印象极佳,下次去淮北一定要见见他。李孝兵与杜晓光,我与之交流很少,难以形成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这一次水滨庄园里,我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没有同来自蚌埠的武稚合影留念,除了集体照外,我再也没有与之在同一张相片上了,有遗憾不是坏事,它提醒我遗憾的存在,就让我想到武稚。



                                                  十三


      副院长丁力先生与文学院办公室主任雷曼女士,这一周为我们全程服务,他们的热情与周到让我们感到文学人的暖意。丁力先生是著名的画家,他的相貌也像一幅画。短短的头发,面部并不丰胰,但线条流畅,轮廓清晰,不多的笑意正好点缀其中,给人一幅完美的画的感觉。在这一周里,丁先生几乎没有发表什么演讲,只是整天陪着我们。雷曼主任,热情开朗,活泼大方,喜欢交流,脸上似乎总是挂着笑意。这次活动她最为辛苦,做计划,搞统计,安排生活等,一会儿去市里,一会儿来水滨庄园,忙得不亦乐乎。
      结业前夕,《安徽文学》杂志社与《清明》杂志社的编辑们来了许多,有苏北、鲁书妮、舟扬帆等。第一期高研班班长六安人陈斌先和马鞍山的上届赏学员程迎兵等几位,上一届学员天长秦骏也赶来凑热闹。大家都聚在卡拉OK厅里,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朗诵的朗诵,演小品的演小品,大家都在争着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尽情欢乐,都希望让对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水滨庄园里更加欢快……。
      我在水滨庄园里盘桓一周,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熟稔起来。这一片是桃园,那一片是梨园,另一片又是葡萄园。这一片是荷塘,塘中有曲桥与赏荷亭;那一片是清水塘,塘里有吊桥,那是拓展培训用具,另一处是木墙或悬崖,供人攀爬用的。这个别墅叫赏荷轩,那个别墅叫芳草苑,那个别墅叫梅花轩……主干道是混凝土路,其它的路是由大大小小的石片铺成,路上多有木架的长廊,长方上或缠丝藤,或悬丝瓜,别有情调。我们就在这样的路上走了一个星期。四十多个同道人,在同一个星期里走在这样的路上,我们的一生中能有几回?秋霜已下,荷塘早已是一片凄惨的景象,特别是夕阳照过来时,这一池残荷越发显得“凄凄惨惨戚戚”。园内芳草不再萋萋,但许多草还是泛着绿色。更多的绿是香樟树的叶子与菊花的叶子。
      我来参加高研班时,是寻梦水滨庄园。第二届高研班结束时,我的梦才真正从水滨庄园出发……

http_imgload好.jpg
http_imgload.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1-14 18: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文人的事情 ,咱粗人不好参呼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1-14 18: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参加过推销员培训班,还参加“安利”、“完美”等等那类的培训班……这个还没有参加呢。{:soso_e116:}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9: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来安新奥
都是酸词客,水滨相聚欢。
忘却红尘事,疯狂文艺圈。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9: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雅斋先生 于 2012-1-14 20:32 编辑

回复 3# 大马蜂
我听过“安利”的讲座,那个忽悠……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1-14 20: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没有完结,只有延伸。愿你继续找寻你梦里的世界,并且好梦成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4 2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认识你吗?我从来不知道可以将稿件投寄到哪里,所以,我只是在网络上写小说,希望可以向您请教一二……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海棠无香
多谢海棠老兄的祝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听别人说的
可以认识,许多人都认识我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4 21: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15212058373这是我的手机号,真诚地向您请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