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19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0-12-24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
百合花
婆婆今年八十岁了,自从公公十年前去世,一直留在城里单独居住着。说自己能动,能照顾自己,不想跟着儿女一起住。好在那套居室水电暖齐全,又离儿女家都很近,晚上散散步也可以去看看的,就依了她。可从2011年春天,婆婆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因为脑供血不足住了两次院,再让她一个人住,儿女们总提心吊胆。于是在阴历三月婆婆生日那天,儿女们达成一致协议,必须让婆婆跟着儿女住了,每家一个月,轮着住。婆婆虽然不是很愿意,也没有反驳的理由,就默认了。
婆婆共有七个子女。我老公男丁中排行第二,总排行第五,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俩妹妹。腊月初一,我婆婆轮到了我们家。我跟老公说:大过年的,大年初一就让老人挪动不好吧?我看还是在我们家住俩月,到一月底吧,就算下一轮我们提前轮了吧。绿豆正好放寒假回来,也可以多陪陪她奶奶。这样一说,我婆婆当然高兴。按照农村规矩,婆婆过年更喜欢在儿子家里过,即使老了,我想这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把婆婆接过来,我把自己的主卧室大床腾出来,重新换了床罩被套的给她住。婆婆走路不稳,也不能久坐,就喜欢躺着。主卧室是外飘窗,满床的阳光,躺着就可以晒太阳了。我跟老公搬到书房的小床上了。婆婆看到这样的安排,很开心也很不安,想自己睡小床,我说你睡那里吧,你如果睡小床,我上网打字会吵你的,我们俩都会心不安的。婆婆这才作罢。
我婆婆识字不多,却不是农村那些识字班里认得的,而是小时候家里送去学堂读过两年的那种。据说解放前她祖父家道殷实,什么油坊、粉坊的,也应该算是农村里的小家碧玉吧。婆婆的母亲早亡,只因偶听一个算命先生说:你命硬,克妻,会连克三个才会好。婆婆的父亲就断了娶妻的念头,不想害了好人家的闺女,终生未娶,只守着婆婆这个唯一掌上明珠。这样大爱的父亲,自然对孩子也是慈爱的。所以婆婆从小得宠,那是自然而然。
婆婆没出过远门,即使当年在农村,也不喜欢坐街头与人闲聊,真真就像一个古时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了。极要面子和尊严,出门买菜,或者应邀去串个门,哪怕是去小卖部买袋食盐,也会把头发梳得顺滑,头脸洗得干净,衣服齐齐整整,鞋子纤尘不染。按照她挂在嘴上的一句话,那就叫“袄襟不齐不出门儿”。
有这样的婆婆,刚刚结婚时的我,表示鸭梨山大。因为我从小所受的教育比较松散,我母亲属于另一类型的大家闺秀,有文化,眼界宽,而父亲又是个南征北战的老兵,从小教给我的都是潜移默化中的独立、自信、友善、助人。我的成长像山野中的小野菊一样自由无拘。从小就有军人情结,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思想对我影响极大。这样的我,自然不会醉心于修饰自己,怎么简单,怎么舒服,那就怎么来。刚刚结婚时,因为工作也比较忙,我经常就是一条牛仔裤,几件文 化 衫,就从春到秋了。头发也是随意一个马尾,轻松随意。估计这样的媳妇,婆婆感觉很是丢份。有时在回老家看她时,她会指着电视里的漂亮女人给我看,说人家戴的那个头饰很漂亮,又说人家穿的那件衣服很好看,等等。可在我看来,打扮成那种环佩叮当的样子,除非是像婆婆这样一辈子呆在家里,去社会上打拼的女人,总是不太适合,也就依然我行我素。只是我会在出差时,给婆婆买她喜欢的那些镯子。记得在泰山给她买过一副玉镯,还给她专门打制了一副银镯。至于我的金戒指和金耳环,也都戴在了她的身上。相比于那些东西,我更喜欢看看书。作为一个女人,居然无法从那些首饰身上找到一点喜悦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个女人的悲哀呢?可对我来说,这真不是什么生活必须品。就算是各有所好吧。
婆婆虽然已经八十岁,爱漂亮依旧。这不年前绿豆和她姑姑陪她去洗温泉,也穿戴整齐,首饰一样不缺。可洗完回来一个多小时后,发现丢了一只耳环。婆婆心疼不已,非要撵着我去给她找。这大冷天的,我眼睛又近视,让我为了一只耳环去那些洗澡的女人们中间挤来挤去找耳环,这不太难为我了吗?再说了,明眼的地方别人早发现捡走了,不显眼的地方别人看不到,我更是看不到。我坚决拒绝她的建议,说了一大堆不去的理由。又表示马上去帮她重新买一付。婆婆依然不死心,说不行自己去找。她自己走路还要人扶着呢,我真是哭笑不得。最后让老公开车跑了一趟温泉洗浴,跟前台说了下情况,人家一句话:没看到。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跑一趟也就是为了对婆婆有个交代吧。第二天上午,老公拿着另一只耳环,又去金店以旧换新,添上800元,拿回一付新的,婆婆才心满意足的戴上了。
婆婆不看新闻,也不关心政治。电视节目,她最喜欢看的就是连续剧,而且这连续剧绝对不是那些商战、战争、社会伦理、或者外国片。风花雪月美轮美奂的她才喜欢看。比如《还珠格格》,87版《红楼梦》,都是百看不厌的。婆婆喜欢看美女,尤其是这种大家闺秀的美女。她经常会边看边说,人家怎么长得呢?真漂亮。她的儿女们便会相视而笑。我对我老公和他姐妹们说,妈妈有大家闺秀情结,估计是怀念她小时候的生活吧?婆婆沉浸在她自己的生活里,愉悦着自己拥有的,并且享受着,怡然自得。我想她是幸福的,小时候有父亲疼爱,结婚后有老公呵护,老了换做儿女们的宠溺。一个女人,能在一生中如此活过一场,再无遗憾了。
婆婆虽然眼界不宽,但对孩子们极爱。按照老话说:她的筐里没有烂杏子。有时爱的有些没原则,但舐犊情深,那样的感觉还是让人感动。记得绿豆小时候,每次我想纠正一下女儿的某些错误,她都会紧紧的护着,像护鸡雏的老母鸡,给我增加了好些难度。有时绿豆一哭,她也哭,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恶媳妇在欺负他们两个,那种滋味真是太纠结了。这也是我下决心在绿豆3岁就送幼儿园的原因。虽然自己带孩子,很苦,但为了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还是很值得的。
我婆婆身上有很多中国古老的优良传统,是我深深敬佩的。她很爱惜粮食,从不浪费。虽然现在生活很富足,她焖米饭锅底的那些都会仔细的铲起来,用菜汤泡一下吃掉。如果实在铲不起来,也会在下一顿饭的时候,添上水,再放一点米,熬成稀饭。她的尊严也包括孩子们不要外人给的东西,不眼馋别人拥有的。这一点,我尤其赞赏。常常想,这样认真的过自己生活的老人,富而不骄,贫而不贱,勤俭持家一辈子,很有尊严的活在人前人后,从未被人说一个不字,也不容易了。虽然她那些守旧的规矩,在现在的城里早就没有市场了,我也陪她坚守着,就算是尽孝心吧。所以,这个春节,我家依然在二十九日早晨蒸了米饭(三十日捞圣饭,这是每年的规矩);然后在二十九日下午,我整整包了一下午水饺,晚上吃一顿,第二天早上(初一)再吃一顿;初二下午又包水饺,要初三早上吃;……一套规矩下来,我家里都是剩菜剩饭一大堆了。然后加上初三、初四、初五,不是出门就是有客,今天初七,我婆婆说是小人节,要吃面条。唉,真不知道家里的剩菜剩饭要吃到啥时候了。
绿豆很乖巧懂事,知道婆婆喜欢看还珠格格,从放假回家第一天晚上,就用笔记本电脑调出《还珠格格》老版,一个晚上陪婆婆看两集。一老一少祖孙俩人,一起看还珠格格,婆婆笑逐颜开,女儿笑声朗朗,那样的温馨场面,也让我忍不住的微笑。间或绿豆会喊:奶奶,我给你倒杯水喝吧?奶奶,我给你剥个橘子吃吧。恍惚间,想到将来我老了,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一个稚嫩乖巧孩子,让我感受生活的幸福吧?一代代的薪火相传,就是如此相同的情节,在重复更迭。
不管曾经多么的青春靓丽,都有老的时候,那些完美和缺憾,也会在岁月的风沙中变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的普通生活与自然规律,才组成了缺憾又完美的世界,不是吗?
别抱怨,请微笑着给予,给予的同时,你自己也得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
-
本帖评分记录 | 元宝 |
活跃度 |
收起
理由
|
快乐恰恰
| + 8 |
+ 8 |
感动 |
平淡是真
| + 12 |
+ 18 |
精彩至极 |
天空夕阳
| + 10 |
+ 20 |
原创作品纯朴真实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