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原创] 根的礼赞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9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3-4 14: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东浪 于 2012-3-6 07:44 编辑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曾写过一首著名诗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最近,我在攀登琅琊山南天门的古道上看到了这首诗文的最好诠释!
根1_眸目压缩.JPG

根2_眸目压缩.JPG

根3_眸目压缩.JPG

根4_眸目压缩.JPG

根5_眸目压缩.JPG

根6_眸目压缩.JPG

根7_眸目压缩.JPG

根8_眸目压缩.JPG

根9_眸目压缩.JPG

根10_眸目压缩.JPG

根11_眸目压缩.JPG

根12_眸目压缩.JPG

根13_眸目压缩.JPG

根14_眸目压缩.JPG

根15_眸目压缩.JPG

根16_眸目压缩.JPG

根17_眸目压缩.JPG

根18_眸目压缩.JPG

根19_眸目压缩.JPG

根20_眸目压缩.JPG

根21_眸目压缩.JPG

根22_眸目压缩.JPG

根23_眸目压缩.JPG

根24_眸目压缩.JPG

根25_眸目压缩.JPG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过来看看 + 9 + 8 江老师给予了最全面的诠释!
水煮鱼 + 4 + 8 支持
总评分: 元宝 + 13  活跃度 + 16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2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3-4 14: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在沙发,欣赏精彩图片。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3-4 15: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力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3-4 15: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老师给予了最全面的诠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3-4 15: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我也看到了,可惜没带相机。呵呵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6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3-4 15: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拿  自然的力量最强大来形容吗??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3-4 16: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琅琊榆。琅琊榆是一种落叶乔木,高15—20米,叶阔倒卵形至椭圆形;树皮淡褐灰裂成薄片脱落。琅琊榆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安徽琅琊山和江苏宝华山等,生于海拔100—250m处的石灰岩丘陵山地落叶阔叶林中。琅琊榆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能生于岩石裸露、土层浅薄的立地条件,但在土层深厚、肥沃之处生长较快。琅琊榆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已经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分布面积日益窄小,数量甚小。如在安徽琅琊山,约有大、小树30余株,胸径30厘米以上的母树仅5株,林下幼树处于被压状态,急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琅琊榆,顾名思义就是琅琊山上的榆树,这个名字还是南京的教授给起的。据考查,琅琊山有树木三百多种,其中琅琊榆和醉翁榆为琅琊山所特有。过去,人们看到这种秀直的大树,赞赏之余却叫不出它的名字。1955年,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树木分类学家郑万钧,到琅琊山游览,他一看到这两种树木,便惊喜地说:“这在全国大小森林和名山古寺中还未见到过。”郑老当即以山、亭命名。这样,琅琊榆和醉翁榆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名字。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3-4 19: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琅琊山应该多注意下山地的水土保持工作了,水土流失的有点厉害了,这么多沧桑的树根就是例证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4 20: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顽强的生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3-4 20: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存的毅力,生命的赞歌!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