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63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3-19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良好的,即家长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家长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懂得感恩,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做的事情有如下:
1、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2、不要逼迫孩子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应该知道,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逼迫会造成孩子不中,也会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3、不要讽刺孩子
很多性子急的家长在看到孩子没有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说“你怎么这么笨”“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没用的家伙”之类的话。这些话即使是在一个成年人听来都是很刺耳的,合肥至善教育更不要说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这样带有讥讽挖苦的话很容易给孩子带来阴影,而且他们会给自己心理暗示:反正我很笨,我什么都不会做,这都是正常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慢慢放任自流,甘愿落后。
4、不要用物质鼓励孩子
很多家长喜欢用奖励物质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还有的直接开出“你考到多少分我就奖励你多少钱”的条件。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在这种诱惑下好好学习,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忘记学习的本质是为了给自己增加知识储备,转而产生是为了奖励学习的念头。或许为了达到奖励的分数线,开始作弊。这样一来,家长的初衷就完全被扭曲了。
5、不要过度保护和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绝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