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写完作业不许玩 
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必须写作业,家长承诺是写完作业才能玩。可事实经常是,即使写完了,也没时间玩了,得早点上床睡觉,以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应付第二天的学业。现在我明白了,早点把我们哄上床,家长就可以轻松一下,享受自己的时间了。 后果是总也玩不够,一有时间就玩,编着瞎话也要给自己创造玩的机会。至于作业完成不完成,抓着现行再害怕也不迟,“顶风做案”,四年级以前不知道什么叫自觉完成作业。 我的女儿: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人家自会知道什么时候要玩,什么时候要写作业,家长操哪门子心啊~
2、吃饭不能出声,叭叽嘴 我妈自小在城市长大,最受不了这个她眼里农村人特有的习气,二话别说,必须纠正!因此,每次吃饭监督我们是否出声就成了那段时间她的任务。终于,我们有了城里人吃饭的体面习惯,造成我现在听别人吃饭出声就感觉别扭。就说我老公吧,从一认识他到现在,我提醒十多年了,人家也还是保持自己的个性。人家说了:我这声儿还算大,那天我一听,跟我同桌吃饭的,有比我声儿还大的,我这算小的~
我的女儿:闺女从小吃饭就出声,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汁原貌。这个要什么时候提醒她呢?偶比较矛盾,成长的烦恼啊,哈哈
3、拿碗的姿势要正确
拿碗只用三根手指,大拇指朝上扒碗边,食指和中指略弯曲抠碗底。哎,对了,这才是城里人拿碗的姿势呢,农村人都是一只大手托一只碗,可以360度转着吃,不体面~ 昨晚吃饭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这个规矩,又看了下自己的姿势:大拇指依然朝上,另四根拇指都托在碗底,好象还是托着碗稳当。可是,和儿时的记忆又有些冲突,我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到底是体面重要呢还是舒服重要? 我的女儿:说实话,到现在,我居然没留意过她到底是怎么个端碗的姿势。
4、不许一边吃饭一边喝水 这个从健康的角度上来看,似乎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出发点依然是:农村人基本上都是吃饭的时候旁边放着一碗水,一边吃一边喝。弄得我现在一看到这现象,比如我侄子,就忍不住去啰嗦人家,强迫症啊,管人家怎么吃饭呢,把自己管好再说吧。 再说,农村的老人吃了一辈子的饭+喝水,胃都出毛病了?影响消化和吸收了?这事没人统计,也没个确切数据,可是总是被拿出来吓唬孩子。 我的女儿:似乎没有这习惯,我也没刻意提醒过,偶尔会有吃饭吃咸的时候,吃半截儿就忍不住要喝水。总不能因为胃液被冲淡了,影响消化,就不让人家喝吧。
5、扫楼道要看准时间 放寒暑假了,老师要求要做好人好事。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扫楼道,某天扫完以后,我妈提示我:傻孩子,你这样天天扫谁能看见啊,你得等班车回来,大家都上楼的时候扫,那多好啊~~天呐,我照办,扬州至善教育楼下的大爷一看见就夸:哎呀,这孩子,真懂事~ 我的女儿:如今都有物业管了,不用做这样的好事了~她做的好事多着呢,都是自发的,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表扬。
6、“记住:你的生日就是你妈的受难日” 
这应该不是儿童时期的事情了,听这话时,我大概都十六、七了吧。当时特反感,可是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现在我明白了,感恩与爱是人类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不需要教诲,是与生就具有的能力。你看到哪个小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吗?你是不是经常看到一边被家长喝斥一边哭着往家长怀里扑的孩子?孩子是最无条件爱父母的典范!! 这个顺序应该是:孩子出生——父母付出无条件的爱——孩子具有爱的能力——孩子发自内心爱自己和家人。如此循环往复。 我的女儿:我满心欢喜迎接她的出生,她是我人生最好的礼物,我为此而感谢她!
平时不许看电视,周末才可以;(我家女儿没这限制,约定好总时间,随时都可以) 进了门要主动叫爸、妈,并说,我回来了~(我家女儿一放学,通常都是我主动喊她:宝贝,回来啦~) 见了外人要主动打招呼,懂礼貌;(我家女儿这点很随意,没人要求她。成人世界里的礼貌也是一种互动啊~你光跟别人打招呼,人家不理你,下次你还理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