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国河 于 2012-9-13 13:08 编辑
心驰神往微山湖
傅国河(安徽滁州)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 闯火车那个炸桥梁, 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 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这是我在孩提时代就能耳熟能详的的故事片《铁道游击队》中的插曲。而更早接触到的,却是铁道游击队的连环画册。微山湖浩荡千里的芦荡、抗日英雄熟悉的面孔、机智勇敢的传奇故事、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无一不在我脑海里刻下深深的烙印,并心驰神往。
2012年6月28日,与孩提时代的梦想阔别了将近40年后,我踏上了微山湖之旅。这是党的生日七一前夕,滁州广播电视台组织的一次党建活动,重温历史,感化教育。
那天,4点多钟,我就早早起床。待一切收拾停当,打的急赴电大门前集合点,比规定的6点开车时间整整提前了40多分钟。
车,已经就位;人,陆续赶来。
天空,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而我的心空,却是一片晴朗。
一路高速,车在奔驰了5个多小时后,临近晌午,赶到了山东滕州市临近微山湖的一农家饭庄停了下来。匆匆吃罢午饭,车又出发。行不多远,我们来到了微山湖。
微山湖浩荡千里,为我国北方最大淡水湖。它由多个小湖相汇而成,物产丰富, “日出斗金”。
当年,微山湖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铁道游击队和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芦荡飞舟,巧设鱼钩阵,扒火车,炸桥梁,身姿矫健,神出鬼没,打得日寇晕头转向,抱头鼠窜,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中间,又以铁道游击队名声最为响亮,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和影响,彪炳千秋,广为传颂。
铁道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队伍由小及大,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他们以薛城为中心,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领导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将士过境,被肖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
英雄千古。历史的烟云,永远磨灭不了他们的熠熠光芒。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后来,根据他们事迹创作的同名小说、电影和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
今天,这些前辈革命和战斗过的微山湖地区,已经辟为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构建起湖泊湿地、岛屿、水田相邻,集水面、山林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系统。
那天,我们参观的就是洪山湿地红荷旅游风景区。
这里杨树参天,飞鹤欢鸣,荷莲飘香,游人如织。游船驰骋湖面,犁开层层波浪,极目远眺,湖光山色,烟雨蒙蒙,不觉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湖中孤岛,芦荡环绕,岛中建有影视铁道游击队拍摄基地——小李庄,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又见英雄们的矫健身影:刘洪、李正、王强、彭亮、鲁汉、林忠、小坡等,还有铁道游击队中唯一的一名女英雄芳林嫂。
历史虽有过往,先烈英名长存。他们的形象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真切,始终不曾离开过我们。他们,就像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一样,高大、坚实、凝重、隽永。
微山湖喂,阳光闪耀, 片片白帆好象云儿飘。 是谁又在弹响土琵琶, 听春风吹来一片歌谣。 哎嗨哟, 俺铁道游击队 为国为民 立下大功劳 嗨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