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转载专栏] 诗歌格律的是非之争【转】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19 14: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格律的是非之争
丁启阵
广州诗人柳忠秧兄来京城,昨晚于“梦桃源”酒家(不是经济学家邹恒甫爆料有北大院长系主任发生不雅行为的那一家)设宴,邀集近二十位多少跟诗歌沾点边的各界朋友,饮酒谈诗。在诗歌的格律问题上,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诗以意为主,为先,不能以律害意;有人主张格律诗必须严守格律,举棋类游戏为例,不讲规则,游戏将无法进行云云。
这样的争论,既不新鲜,亦无新意。古往今来,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乃至老拳相向。
一是病哑(咽喉肿痛,或曰“北京咳”),二是座中多长者,多陌生人,我取壁上观姿态,默不作声。柳君几次让我表示意见,均被我摆手谢绝。
我当然并未修炼到呆若木鸡、心如古井的境界,心中还是有想法的。想法并不新颖,但那时倘若我直截了当说出来,估计能立即把宴席的气氛给破坏了,扫了争论双方饮酒谈论的兴致。
因为,我想说的意思,不偏袒争论的任何一方,是糊涂官断案的套路,各打四十大板。就两点:
其一,如果只是合乎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要求,意蕴、情感、文采都乏善可陈,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字堆叠游戏,消磨时间、自娱自乐是可以的,拿出来展示给他人,说这就是诗歌,则只能贻笑大方;
其二,打破格律,必得是格律妨碍意蕴、情感、文采的时候,否则,无端地牺牲格律,还不如直接去做只讲韵脚不讲平仄、对仗的古体诗,或者连句子长短、韵脚全都可以不讲究的白话新诗,甚至去写散文、小说。
诗歌史上,严格遵守格律和突破格律的格律诗,都曾经有过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以唐诗为例,严守格律的好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客至》等。此类作品,不胜枚举。
突破格律的,也不乏佳作。例如:崔颢的《黄鹤楼》,后四是句格律诗,但前四句“昔人已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则有数处不合格律。首句第四字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乘),第六字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鹤)。第三句,第四五字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首句就有两处出律,第三字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泊”是入声字),第四字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烟)。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入韵的三个字,“纷、魂、村”,魂、村皆为十三元韵,纷字却是十二文部。
上述例子可以说明,诗的好坏,格律要求不是绝对的。换言之,格律并不妨碍写出好诗,好诗也有偶尔突破格律的时候。任何偏执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
关于格律,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格律并非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等人的词,在李清照看来,简直多是“句读不葺之诗”,“往往不协音律”,五音六律、清浊轻重,不甚讲究(见其《词论》)。但他们的一些破格用法,反倒为后人所效法,成了新的格律形式。唐朝大诗人杜甫、韩愈等,故意大量使用拗格(先犯孤平,再进行拗救),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形式的格律诗。
柳忠秧君的一些作品,例如《楚歌》、《岭南歌》,格律方面,均有未能谨遵之处。但是,有气势,有感情,有内容,音节铿锵,气象恢宏。一言以蔽之,是有味儿的诗。柳君不妨学学苏东坡,放声高唱,不必太在意格律派的苛责。
                                                     2013-1-18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1-19 17: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沙快雪 于 2013-1-21 16:21 编辑

愚以为,诗作偶尔破格,是大诗人大学者们的灵活所为,对于我等初学之人,还是尽量尊从格律,练好基本功为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19 17: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同意龙沙快雪的看法。毛泽东也有诗词破格的地方,但他是毛泽东。似我等还是应当严格遵守诗词的格律,认真地学习才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19 18: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沙龙、水云的看发。格律诗是古诗形式的高峰,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诗词的形式可发展,但不可替代。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19 18: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沙龙、水云的看发。格律诗是古诗形式的高峰,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诗词的形式可发展,但不可替代。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28 天

连续签到: 13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1-19 2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来文人墨客大多都是以格律诗律己,但也有一些突破观念的志士。
出格与不出格在于欣赏者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衡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1-19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以意为先,正德在论坛曾撰文《自以为诗》,可表述我的观点。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20 08: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下认为,格律肯定是要遵循的,但是太拘泥于格式,写出的诗就会太死板,而且有的字可平可仄,古代汉字读音和现代汉字,读音有区别,方言和普通话有区别,所以破格的事是常有的。如上面所说崔浩的《黄鹤楼》,许多教科书都是把它当做最规范的七律来教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20 09: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狂 发表于 2013-1-20 08:17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下认为,格律肯定是要遵循的,但是太拘泥于格式,写出的诗就会太死板,而且有的字可 ...

格律诗的平仄、对仗要求严格,难度较高。又因古韵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故而出现以普通话读音为基础的“新声韵”,这就是发展,但它仍不能代替古韵。作诗首要是“意”,如果一味死守“平仄”,因律害意,那就弄巧成拙了。因此古今著名诗人都有突破的范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1-21 15: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愚以为既然是格侓诗和标明词牌的词,尽量少破格为好。但真有微量的破格也不算伤大雅。试问哪个大诗人词人没破过格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