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自古为中国祭祀祖先的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到了清明节更多是为了缅怀那些我们不能忘记的人。同样,在车坛这个圈里,一些伟人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同回忆下这些传奇人物吧。
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1844-1929) 1886年1月29日是世界公认的汽车诞生日,而这台世界首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正是由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发明制造的。由此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也被誉为“汽车鼻祖”、“汽车之父”。当时这台汽车是由一台装载在后桥上方的卧置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尽管当时这台发动机的容积仅有785cc,最大功率仅有0.89马力,最高时速仅有15公里/每小时。但这辆汽车上采用的技术仍然被现代汽车所采用,如电点火、水冷循环散热系统、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挂、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手刹拉杆等等。
1886年1月29日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诞生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当时马车盛行的时代,人们都视卡尔·本茨的汽车为怪物,并嘲笑他。这时卡尔·本茨的妻子贝瑞塔·本茨为回击社会的嘲讽,便于1888年8月带着两个儿子驾驶着经过本茨改进后的汽车从曼海姆出发,途经维斯洛赫添补汽油和水,最终抵达普福尔茨海姆,全程共144公里。这次汽车驾驶实验也被后人视作为汽车发展史中的一大贡献。
第一辆汽车的原型现收藏于奔驰博物馆内 到了1899年,卡尔·本茨和他的两个儿子成立了本茨莱茵汽车公司,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机动车生产厂商(后中文注册商标为奔驰)。在当时本茨组织生产了适用于大众的普通车型,同时也不断研发融入高技术水平的高档车,并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这一造车理念直到现在也是奔驰汽车遵循与拓新的基石。
1926年,本茨汽车公司与戴姆勒汽车公司合并,并一直发展到今天 1926年,本茨汽车公司与戈特利布·戴姆勒创办的戴姆勒汽车公司合并成为了戴姆勒·本茨公司,并由这两位“汽车之父”的继承人发扬光大,直到现在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依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车公司。 饶斌(1913-1987)中国汽车奠基人
饶斌(1913-1987) 1953年7月毛泽东正式任命饶斌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饶斌上任后仅用时3年,第一批解放牌载货汽车便正式下线,这也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饶斌任一汽厂长时,陪同毛泽东视察,并为其讲解 1964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在湖北筹建,饶斌提出用“聚宝”的办法建设二汽,由全国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企业包建各个分厂,形成系统的现代化汽车制造企业。同时面临文革带来的阻力,饶斌对二汽提出的要求便是“质量第一”。
饶斌同技术人员讨论造车技术 二汽成功投产后,饶斌被调回北京任机械部部长,正时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意引入国外汽车并成立合资公司。此时饶斌提议由上海承担建立合资汽车公司,并与德国大众多次谈判最终签下协议。带领江泽民、李岚清、王凤国(原饶斌老部下)等人,共同成就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至于今天上海大众汽车拥有的辉煌,与饶斌等人的呕心沥血密不可分。此外,今年也是饶斌诞辰10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也向这位中国汽车奠基人致敬。
孟少农(1915-1988)中国汽车工程技术开拓者 回忆中国汽车奠基人饶斌之后,就不得不追忆另一位中国汽车工程技术的开拓者--孟少农。
孟少农(1915-1988)
在一汽时孟少农针对解放牌载货汽车的缺陷进行了改进 1946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的孟少农回国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后见内战时局混论便辞去教授职务成为了一名革命战士直到新中国成立。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后,孟少农为其做技术指导并于饶斌一同使得该厂成功投产。在当时面临解放牌汽车出现的发动机开锅、驾驶时闷热以及整车质量等问题,孟少农通过不断改进与实验,从而提高了整车的性能和质量。
孟少农在二汽研发的EQ6105型汽油发动机 1965年孟少农转战到二汽,并为二汽研发出EQ6110型柴油发动机和EQ6105型汽油发动机。这两台发动机较一汽生产的解放牌汽车那95马力的最大功率有了明显提升,分别达到了160马力和165马力。并且这两台发动机具有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这在当时可谓是一大技术贡献。
除了在汽车工程技术方面的贡献之外,孟少农在1946-1948年期间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汽车专业班,将自己在海外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在二汽任职时孟少农还创办了职工大学,自编教材并亲自授课,使得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青年得到了深造。1986年,年迈的孟少农受邀编写了《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并出版,直至延用至今。 费迪南德·亚历山大·布兹·保时捷(1935-2012)保时捷911设计者
费迪南德·亚历山大·布兹·保时捷(1935-2012) 费迪南德·亚历山大·布兹·保时捷(以下简称布兹)是保时捷汽车公司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孙子,在1958年至1972年期间布兹一直在保时捷设计部门工作--学习与磨练技术。之后布兹创立了F.A.保时捷设计工作室,布兹最成功也是最经典的作品便是保时捷911车型,并且这一经典设计一直传承至今。
布兹最经典的设计便是911车型
了解保时捷911的朋友自然知道其与甲壳虫车型的关系,但为为保时捷车型做出点睛之笔的人正是布兹。也正是保时捷911太过成功,也导致了人们似乎忘记了一级方程式804车型以及保时捷904 Carrera GTS车型都是出自布兹之手。除了在汽车设计领域,布兹还曾为保时捷旗下的腕表和太阳镜做填补和改进设计样式。
出了汽车领域布兹还为保时捷旗下的手表以及眼镜改进设计样式 保时捷911车型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第七代产品,其经典的外观设计与现代技术已经完美融合,尽管传祺人物费迪南德·亚历山大·布兹·保时捷已故去,但他给世人留下的是不变的经典。
卡罗尔·谢尔比(1923-2012)美国杰出汽车设计师、赛车手
卡罗尔·谢尔比是美国历史上最传奇的赛车手及汽车设计师 在美国历史上,没有比卡罗尔·谢尔比更加传奇的赛车手了。20世纪50年代,卡罗尔·谢尔比加入了CAD-阿拉德、阿斯顿·马丁以及玛莎拉蒂车队,并在1959年驾驶阿斯顿·马丁获得了24小时勒芒耐力赛的冠军。之后卡罗尔·谢尔比通过驾驶经过特殊改装的Austin-Healey 100S赛车,刷新了16项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速度纪录。直到1960年心脏病原因退出了赛场。
1961年卡罗尔·谢尔比制造出了Cobra车型 退出赛场后的卡罗尔·谢尔比并没有减弱他对赛车的热爱。在1961年,卡罗尔·谢尔比写信给英国AC公司说:“给我一个车身,我能给它装上Ford的引擎。”同时他也给Ford写了一封信说:“给我一台引擎,我能把它装在AC的车身上。”于是,第一台Cobra车型诞生了,眼镜蛇车型的传奇也由此展开。
与福特合作之后,卡罗尔·谢尔比还为道奇和奥兹莫比尔两家汽车公司研发高性能车型。1982年,卡罗尔·谢尔比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作,道奇蝰蛇(Dodge Viper)由此诞生。该车型至今都是美国最优秀的跑车之一。 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1926-2012)汽车设计大师
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1926-2012)
1950年,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1966年因父亲去世,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出任董事长,2006年以荣誉董事长身份退休。
1950年,塞尔吉奥毕业后进入家族公司学习/工作直到1966年
1952年,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为法拉利成立了御用的设计团队,随后其公司几乎涉及了全部法拉利车型的设计工作。有人说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最大的功绩便是在于与法拉利之间的互利关系。
但事实上,除了法拉利外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的设计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品牌。如阿尔法·罗密欧、奔驰、标致、雪佛兰、沃尔沃、三菱等等。同时因为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为意大利设计工业做出的突出贡献,饱受同行的尊重,并且他也被推荐入驻了意大利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理事会--意大利制造协会。
塞纳(1960-1994)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赛车手之一
塞纳从4岁起开始开卡丁车,13岁时第一次参加卡丁车比赛并取得了冠军。1981年至1983年为F3方程式赛车车手并在1983年取得冠军。自1984年起塞纳加入了F1方程式杜尔曼车队,开始了他的F1职业生涯。
塞纳被公认为世界最伟大的赛车手之一 在塞纳的职业生涯中共参加了161场大奖赛,获得过41次冠军,65次排头位,3次一级方程式年度总冠军。这样的成绩使得塞纳被誉为F1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之一。直到1994年5月1日,在圣马力诺大奖赛上发生意外,塞纳不幸丧生。
1994年塞纳以外丧生,但却影响了F1赛事的安全制度重组 塞纳意外丧生之后,一级方程式赛事组委会也同时认识到了赛道以及安全保护等的缺陷。并重新规划与设定了赛道入弯与出弯的角度,取消了混凝土防撞墙,取而代之的是轮胎缓冲墙以及吸能板,从而达到在车辆碰撞时对驾驶员的冲击降到最低。我们多数人对于塞纳的认识或许是他所取得的那些成绩,但同时他也为一级方程式比赛的安全制度做出了贡献。巴西为他们的这位民族英雄举行了国葬,正像Frank Williams所说:“塞纳是一位伟大的车手,他在赛车运动之外更加的伟大。“ 徐浪(1976-2008)中国杰出的赛车手
徐浪在2000年正式成为职业赛车手,并在第一次比赛中便取得了全国拉力赛的第二名,随后的几年中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中多次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且徐浪在达喀尔拉力赛中取得了中国车手总成绩和单日赛段成绩的最好成绩,该成绩至今仍未被其他中国车手打破。
徐浪是中国车手在达喀尔拉力赛最佳成绩保持者 可以说徐浪所处的中国赛车时代是一个相对混乱走下坡路的时代,在这段期间中中国赛车事业并没有得到辉煌的发展,但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凸显徐浪作为中国车手的成绩。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赛车事业的逐渐成熟与完善。如果用一个感叹的词来形容徐浪,那便是英年早逝。 结语: 其实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内,有太多太多车坛伟人需要我们去记住与缅怀,正是有了他们的贡献,如今的汽车产业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由衷的想这些伟人表示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