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野仙踪 于 2013-4-6 09:34 编辑
户外活动,扎营住宿十分重要。营地就象我们移动的家,它关系到我的的临时休整和体力恢复,也关系到我们的吃住保障,更关系到我的户外安全。然而由于这个“家”机动性较强,多建在陌生环境,四周存在不确定因素,晚上,还处在睡眠状态,这就加大了宿营的风险性和危险性。 选择营地的原则:1、提前选点,营地的选择,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出考虑选择,必须每天过正午就应开始留意线路上合适的营地位置,不可在快近黄昏时才开始选择营地。2、地势较高,理想的露营地应该防风防雨,要考虑山洪、落石、雪崩的威胁。当然也不能太高,如果身处较高的开阔地带,应往下移动,如果所处之地低湿难耐,应向上移动。3、依水傍林,但不可离水源太近,4、利于防洪。5、环境安全,选择好的地点后,要观察周围有没有蜂巢、有可能倒塌的死树,离开孤零高大的乔木。 好的营地的标准:1、是否是你所愿。2、是否方便他人。3、是否保护环境。你宿营的结束,可能影响后来野营者作出同样的决定,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能否欣赏景色。5、是否接纳阳光。6、是否防风。7、是否防雨。如果判断当晚可能有雨,要提前作防雨处理,除选择好营地外,还需要挖泄洪沟,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8、是否夜间保暖。最好选择在山腰或山脊地带,这些地方傍晚要冷些,但清晨会比较暖和。 营地分区:选好宿营地后,要将营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带刺、带尖物的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和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块坡地,只要坡度不大于10度,一般都行,然后就可以对营地进行分区了。1、露营区(一是所有帐篷门应朝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二是帐篷间距不小于1米,没必要时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避免绊倒人,或可在风绳上系上标记。三是必要时设立警戒线,预防动物或坏人的攻击。)2、就餐区(与帐篷保持一定距离,大家可以围坐在铺有防潮垫的草地上,或可以选择一块大石头做餐桌,用石块做餐椅,没有这些至少也要用雨衣、塑料布,以防地气伤人,同时还要有应考虑便于照明。)3、用水区(食用水和一般用水要分开,如是流水则食用水在上游,如是湖水则至少分开在10米以上。)4、卫生区(就是便于队员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队员方便处即可,如果队员人数多或者住宿天数2天以上,即应挖建茅坑。)5、娱乐区(只要注意安全即可。有些奢侈了,略去!) 营地安全:1、避开悬崖。2、避免雷电。3、远离树木。4、接近村庄。5、容易排水。 帐篷和睡袋的选择:1、帐篷的尺寸:一个标称1~2人使用的帐篷往往意味着当一个人使用时,它足够用了;但2个人用的时侯,可能要把所有的装备和食物都要扔到帐篷外面去了。2、帐篷的重量,如果是车载则不必考虑,如果是整天背在身上,重量则会成为一个问题,应选择足够用,且重量轻的帐篷,尽量使用铝杆的帐篷。)3、帐篷的通风性,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帐篷。 帐篷的分类:按用途分为:休闲帐、野营帐、高山帐。按季功能为:夏季帐、三季帐、四季帐、高山帐。按大小分为:单人帐、双人帐、2~3人帐、四人帐、多人帐(大本营)。按款式分:单层帐、双层帐、单杆帐、双杆帐、隧道式帐篷、圆顶帐、半双层。 睡袋的选择:1、根据身材选择合适的款式。2、注意睡袋标温(不可全信厂家的标注,一般大的品牌的标温要规范、准确一些)。3、考虑隔温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如羽绒)和人造纤维。 防潮垫的选择:防潮垫起到防潮和隔热的作用,和睡袋一样是户外必备物。防潮垫有泡沫和充气的两种,泡沫垫应尽量选择两层发泡材料的,泡沫垫重量较轻,体积较大)。充气防潮垫,体积较小,但重量相对要重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