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中国人近30年的流行全纪录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5-9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年就是琼瑶迷<img src=http://www.qingdaolady.cn/Skins/Default/emot/em04.gif  boder=0 ><a href=[[[SQ]]][[[http://www.qingdaolady.cn/Dispbbs.asp?boardid=14%26ID=7354%26replyID=1196%26skin=1]]]></a>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1978 年前的近30年里,涌动于大江南北 宽街窄巷的中国 人,被西方时尚 界形容成“ 蚂蚁”。这个词包含了如下意义:渺小、灰头土脸、营营碌碌,差不多——此蚂蚁看上去跟彼蚂蚁没什么区别。这群蚂蚁人只穿4种颜色的衣服:灰、黑、蓝和军绿,再配以宽松得近乎邋遢的式样,每个人都散发出霉气 。他们最常穿的衣料叫“的确良”,他们认为最有品味的 服装款式是中山装 或毛服。 白衬衫既昂贵又“高档”,得花 七八 元才能买到。“名牌”这个概念,对他们而言,指的不是永久牌或凤凰 牌 自行车,就是熊  猫牌收音机 。每天,人们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骑着一模一样的自行车、挎着一模一样的菜篮子,买一模一样的菜,甚至连家里的饭桌和墙上挂的 画,也都是一模一样的——张扬个性?想与众不同?那可是攸关性命的冒除。 每一年,这个世界都会发生很多事。1978年,世界杯足球 赛在阿根廷狂飙、第一个 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中国恢复高考 、天安门事件得到了平反……最重要的是——从流行时尚角度来说,喇叭裤杀入中国, 女性时兴烫发…… 1970年代,人们梦想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 和 缝纫机;1980年代初期变成了14寸彩色电 视机、 摩托车和洗衣机。今天三大件成了奔驰 、别墅和美女。区区25年,许多人 感觉已经活过了好几辈子,翻云覆雨 的变化从头到脚洗涮着这个东方大国。从前,我们屁颠屁颠地追赶着港台欧美早已过时的流行,今天,终于跟全球同步,甚至 领导着某些潮流,如唐装 ;从前,我们的街 道上稀落着几辆破公车、行人和吱吱响的自行车,今天,我们在为全球1/5的汽车 买单;从前,我们偷偷摸摸地谈恋爱,今天,在 光天化日下公然接吻 ;从前,我们包裹得多么严实,今天,我们穿得越来越 清 凉;从前,我们围观老外,今天,外国人常常驻足欣赏我们……<br>重走25年流行路,看看我们是怎样一点一点变成了这个“ 鸟 样”的!<br>▲ 1978 ▲<br>①谈恋爱 此前整整10年,年轻人公开的约会被视为可耻和堕落,他们只能以“谈工作”为借口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必须是 革命的敬礼。但在这一年,爱情开始与“阶级  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 、轧 马 路。“恋爱”,终于能以它的本来面目示人了。<br>②《望乡》 这部原名《山打根八号 妓院》的日本电影 对国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反响程度竟达到 北京电视台转播市民代表座谈会实况的地步。有人说,还可以有色情 场面更浓厚的镜头……<br>③德国 大众 德国大众公司在这年开始跟中国政府谈判。那时的中国,大街上除了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只有公共汽车和老气横秋的“上海 ”、“ 红旗 ”。<br>④烫个“ 鸡窝”最时髦 美国《基督 教 科学箴言报》1978年6月8日:虽然单调的灰色和蓝色 衣服仍然是 标准的服装,但是妇女 开始涌向百货 商店,从有限的供应品种中选购衣料。在城市 , 新 时兴的是卷发和电烫发型(这些长期以来都被斥为资产阶级和西方的影响)。北京排队最长的地方是理发店。<br>⑤最早的出镜游 能到香港探亲然后购物的人最值得 羡慕 。<br>⑥ 范思哲  第一个国际顶尖时尚品牌来到中国。<br>⑦ 劳力士  戴这表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梦想,也是被伪造最多的品牌表。<br>★本年焦点 “不良少年”引领时尚<br>在街头出现寥寥几个外国人就必遭围观的年代,伟大的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 齐 划一和单调乏味。<br>没错,喇叭裤就是 中国人在这25年里最初的冒险,冒险者是中国年轻人中的极少数。这种上细下宽,把整个屁股绷得圆滚滚的,裤脚宽得足以当扫帚扫完几条大街的“奇装异服”,其外表已经不分男女——拉链一律开在正前方。而过去,女装裤从来奉行“右侧开口”路线。绝大部分国人将此裤视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恶物,不少人站在政治 高度上 谴责说,它是“盲目模仿西方资产阶级生活 方式”的表现。更有热心者出来替天行道,遇到喇叭裤,剪无赦!<br>所以,在我们25年的记忆里,第一批穿喇叭裤的人,不是“男流氓”,就是“女流氓”,通称为“不良少年”,你敢穿喇叭裤?这可是个 道德 问题!你只要穿上喇叭裤,你就会看到周围的人对你指指点点,你会听见他们骂你“不正经”!<br>游唱 歌手艾敬 在她的《艳粉街》里记录了这一幕:有一天一个长 头发 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上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他的裤子已经扯破,尊严已剥落,脸上的表情难以捉摸……<br>25年后,我们对喇叭裤 鼓 掌。<br>▲ 1979 ▲<br>①第一个电视 商业广告   幸福可乐广告于3月份在中央电视台 播出。<br>②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建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br>③硬派小生和他的板寸 《追捕》中高仓健凭着硬 汉形象 把充斥中国荧屏的奶 油小生们(以唐国强 为代表)打入冷宫,此后经常听见寻找男子汉的呼声;留着披肩长发,穿着皮靴,外表清纯、内心如 火的真由美成了中国男青年第一代梦中情人 。<br>④《跟我学》(Follow Me) 掀起了第一次全民学 外语 的高潮。<br>⑤跳舞热 跳舞从中南海的红墙内蔓延出来,女青年们纷纷涌入 涉外舞厅,抱着外国男人准确地踩着舞步,25年来第一代涉外婚姻 就在此时播下了 种子 。<br>⑥公共场所出现裸女画 北京新机场大楼的 壁画《泼水节 —— 生命赞歌》出现全裸的女性画像。要不是画的是少数民族 ,还略带抽象,估计有人恨不能立即把画家袁运生当作高级流氓送进 秦城监狱。谁都得佩服北京人 的精 神 ,那么远的机场,能走得动的一半儿都去看了。<br>⑦首次接触国际级选美小姐 印度片《奴里》的女主角扮演者普娜姆8226;迪伦是1977年的“印度小姐”。<br>⑧一吻乱江山 《大众电影》作为当时惟一一本有彩页的 娱乐杂志 ,在第5期的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 水晶鞋与玫瑰 花》的接吻剧照,一个读者愤怒地给 编辑部写了封信提出抗议:“社 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这一诘问引起不少人的共鸣。<br>⑨第一次时装秀  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8226;卡丹亲率12名法国姑娘在北京民族文化 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br>★本年焦点 私家车解禁<br>国家首次宣布允许私人拥有汽车,但那时的私家车价格低廉,多是私人用来跑运输或当 出租车使。1986年11月,上海第一辆“Z”字私人自备车牌照代码 0001号诞生,随后,私家车开始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及长春、重庆等拥有轿车生产厂的城市涌现。1988年,北京市一市民花6000多元买了一辆菲亚特微型车126P,轰动一时。<br>▲ 1980 ▲<br>①穿 白色紧身衣的男子 上海芭蕾舞学校 到 湖南 演出时,当地观众对舞台上出现身穿白色紧身衣的青年男子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这仅次于完全裸体。落幕时,一个很生气的干部打破了静默。他突然喊到:“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br>② 西服出租 英国《卫报》1980年4月14日报道,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有一块牌子,写着:“这里出租西服”,这迎合了人们喜欢穿外国衣服照相的爱好。橱窗还陈列着一些白色结婚 纱照,但是,有一张照片旁边贴了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 口号 :“为了革命,只生一个孩子!”<br>③麦克8226;哈里斯旋风 电影《佐罗》的观众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人次。但这一年最火的是《大西洋底来的人》的主人公麦克8226;哈里斯,据说当时某单位评选先进典型,有的选票上竟填写了“迈克8226;哈里斯”的大名。他的“麦克镜”可以写入未来的中国 服饰史;游泳 池里多了一种泳姿——麦克式。这部 电视剧还使一项健身 运动风靡全国,那就是飞盘。<br>④新《 婚姻法》和独生子女 政策 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经调解无效。中国人终于认识到“爱情是婚姻的灵魂”。<br>⑤“下馆子”、“改善伙食”由偶尔变平常。<br>★本年焦点  偶像时代 来临<br> 文革后的第一代青年偶像在这一年诞生,他们是:邓丽君 、刘文正、罗大佑。“歌星”一词替换了“歌唱家”和“唱歌的”。<br>邓丽君是所有人的梦中情人,对那些听惯了口号式歌曲的男女老少来说,邓丽君那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歌声,让人情不自禁地“蠢蠢欲动”。刘文正和罗大佑带来了长达10年流行期的校园歌曲,罗大佑更被奉为“ 音乐教父 ”。<br>《 兰花草 》的歌词源自 胡适的诗作《希望》,随着胡适的暮年漂泊到台湾,然后又随着刘文正手中的吉他 再一次流行内地。早恋的男生几乎都会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而听到的女生则会心有灵犀地宛然一 笑。罗大佑1979年创作的《童年》举国传唱,紧跟着是《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你的样子》、《滚滚红尘》、《明 天会更好》等,罗大佑至今谱写了150多首经典流行歌曲。<br>▲ 1981 ▲<br>① 女排 夺冠 时隔22年后,女排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写就五连冠的光荣,女排姑娘成为大众偶像。<br>②侦探 小说 中国第一部推理 小说《刑警队长》在上海 出版 ,首印20万部册,很快销售一空。<br>③ 文明礼貌 美联社 1981年1月1日电,中国曾自诩为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如今报章却要教人说最基本礼仪之语,例如“请”、“多谢”、“对不起”。有个中国人说,过去的店员对顾客都会有礼貌地问:“您要买点什么呢?”现在则改说:“你要什么?不许挑,不要就算了。”尤其是北京人,服务态度之恶劣到了举国尽知的地步。<br>⑤好人和坏人并不见得泾渭分明 这是《加里森敢死队》的功劳。由流氓和罪犯组成的特工队在打击德国鬼子的任务中,显示了一种西方生活方式的魅力,成了叛逆的教材。<br>⑥剃光头和学武风 《少林寺》,有人看了5遍,甚至18遍。离家出走到少林寺拜师学艺的孩子不在少数;男孩子都梦想成为武僧。<br>⑦美容升级  资生堂 来到北京。德国威娜公司提供的洗发水威娜宝是首个国外日用品品牌。<br>★本年焦点  琼瑶 点燃灰姑娘的梦想<br>女的温柔漂亮、男的英俊潇洒,除了哭哭啼啼地谈恋爱以外什么都不干。女孩子通常出口成章,男孩子总有一个富商老爸。双方因贫富悬殊而本能地相互敌视,进而在 情感 上互相折磨。女孩子通常人穷志不短,男孩子则甘心为了恋人抛弃万贯家业。最终,富商老爸被他们的纯真爱情所打动,灰姑娘终于休成正果,嫁入豪门。<br>第一批接触琼瑶的,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 大学生,有人回忆起刚看琼瑶电影的感觉说:“恍恍忽忽,不知身在何处,第一次知道,原来恋爱可以这样谈!” 但到了1981年,《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这些耳 熟能详的“白痴”故事,才正式征服神州 大地的痴心男女;林青霞 、吕秀菱(女孩纷纷效仿她们的中分长披肩直发)、 秦汉、秦祥林 等偶像席卷了内地。“像琼瑶小说里出来的姑娘”成了新“大众情人”。<br>18年后琼瑶卷土重来,《还珠》系列再次风靡神州。琼瑶是惟一能“ 毒 害”3代青少年的华人女作家。<br>▲ 1982 ▲<br>①走上神坛的山口百惠 《血疑》使山口百惠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满大街“幸子衫”、“幸子头”、“光夫衫”、“大岛茂包”,不仅让个体户赚个钵满盆满,也让中国大众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名人效应”。<br>②电视版的“ 狮子王 日本动画 片《 森林大帝》开播,讲述小狮子  雷欧成长的故事。《森林大帝》也标志着中国广告业进入新时代。日本广告商提供动画片,可在节目进行30分钟 后插播1分钟商业广告。<br>③《武松》 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电视剧。<br>④神童计划 15岁的华裔美国 儿童秦志斌考上了剑 桥大学 物理系的研究生 。这件事似乎 刺 激某些部门,国内也开始了自己的神童培养计划,大学纷纷开办少年班,父母们为“制造”神童着迷。<a href=[[[SQ]]][[[http://www.9lon.cn/viewthread.php?tid=32102]]]></a>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