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楼主:仙山闲人 - 

[户外徒步] 走过四季,留下精彩 —— 2013,我的户外回顾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柱山,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又名皖山、皖公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它坐落于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主要山体距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2011年5月5日批准)、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135.12平方公里。2011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天柱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14洞天、57福地,李白、白居易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历代文学和书法之精华。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自然风光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米,奇峭峻拔,直插云天。
    2013年4月20日凌晨3点起床,此时窗外春雨潇潇,上网查询天柱山天气,周六阴天,周日晴天。赶紧做饭,吃完饭后,收拾停当。4点半出发,5点半到达足迹户外俱乐部,一行11人在乌咪的带领下驰向天柱山。路上毛毛细雨不时飘下,淋湿了原野,也淋湿了我们的心——天柱山,千万别下雨!
    一路西行,一路高速,10点,在天柱山出口下高速。此时,天色渐渐明亮起来,远处云雾缭绕的天柱山已清晰可见。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天柱山游客中心。乌咪找我们要身份证买票,因为听当地人说,最近安徽人游天柱山票价100,可是因为这次不住宾馆,我们大多数人没带身份证,正在为多花50元郁闷中,乌咪买完票回来说,大家别纠结了,都是150,因为必须满15人以上并且由当地导游带领才可以买优惠票。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外出一定要带身份证。

    在“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石碑前留影后,我们上车向天柱山景区南大门进发。天柱山景区从游客中心进去后,有东、南两个大门,目前的天柱山索道(一索)在东大门,到天柱山庄后换乘青龙涧索道(二索)到振衣岗。不过据说从4月26日开始,新的大龙窝索道开始运营,游客可以从大龙窝直接乘索道上山,直达振衣岗。因为我们要徒步登山,就从南大门(正门)上山。大约11点,车在佛光寺前停了下来。我们重新收拾好行装,开始登山。
    天柱山别称“古南岳”,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所以,我们今天看见天柱山老大门上还有“古南岳”三个篆字。
    一路上,我们一行吸引了众多游客惊奇的目光。因为南大门海拔不到600米,而目前游客能到的天柱山第二高峰——天池峰,海拔1426米。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装爬升800多米,沿途还有神秘谷、百步云梯、好汉坡等考验。
    走在登山的石阶上,起初还好,但很快就气喘吁吁了。走到霹雳石时,大家停下来脱下冲锋衣、抓绒衣等,只穿着速干衣仍然汗流浃背。

我们一路登山,一路赏景,可惜雨后的天柱山浓雾弥漫,中午11点看上去像是黄昏。不过我们的热情依然很高,虽然远处的奇山秀水看不见,但是路旁怒放的映山红还是让我们眼前一亮。
    走到海拔约900米的天柱上菜馆,电话打来,走在前面的几个走错了路,右行到天柱山庄去了,而我们是要左行去振衣岗。停下来边歇边等,一会儿他们到来,我们重新出发。
    此时,雾散天开。我们在飘云瀑前流连,因为远处的飞来峰已清晰可见。经过南关口、牛马城,很快我们到达海拔1100米的振衣岗。看见新索道的配套设施正在紧张施工,看来26号运营有点玄。
    我们在总关寨门前的岔路口停了下来,乌咪跟我们说,今天我们的计划是右行穿越神秘谷。不过左边是著名的总关寨、百步云梯、古炮台等,大家可以轻装上去看看,时间一个小时。我们卸下背包,一路拾级而上,很快来到总关寨,抬头仰望,75度、136级的百步云梯就在头上,一个字:险!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小菜一碟。我们快速上去,在古炮台前留影后下来,只用了半个小时。
    大家补充完食物后,开始穿越150米高的神秘谷。进入神秘谷之前,首先考验我们的是通天谷。顾名思义,这是通往天柱峰的必经之路。这是天柱山风景中最秀丽的一段路途。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简直是妙不可言。相比较而言,通天谷这段路程是以“石”景为主,虽然道路两旁尽是夹道巨石,头顶也是巨石,略显狭隘,但总的来看登山道还算是较平缓的,中间有几处观景平台,是观察飞来群峰风景的最佳之处。别的地方,有一处一线天就了不得了,可是在这里那是比比皆是啊。一路上,惟妙惟肖的象鼻石和周围的巨石、苍松,一次次让我们驻足。
    来到神秘谷,果然名不虚传。真称得上是天柱山奇景之一,由峰巅崩塌的巨石叠置于山谷,形成洞群奇观。被誉为“全国花岗岩洞第一秘府”,道家尊为“司元洞府”,视此为“洞天福地”。神秘谷分为5宫(逍遥宫、迷宫、龙宫、天宫、地宫),57小穴,结构奇特,巨石错落有致,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谷一体,神秘莫测。人行其间,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另开洞天。有几处行人得猫着腰手脚并用才能过去,而我们背着重装,只能匍匐前进才能通过。遗憾的是,此时山里的雾更大,皖公神像等皆不见踪影。
    终于,我们站在据说是织女沐浴过的险峻的天池峰上,天柱峰隐在浓雾之中不得而见。走过渡仙桥,我们在迷雾中也飘飘欲仙了。
    在天池峰合影留念后,我们继续前进。过鹦哥石、拜岳台,见到了双乳峰,在这儿不得不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折服。离开双乳峰,一路上,先后见到仙人洞、万景台(青龙背)。青龙背亦称鲫鱼背,海拔1380米。由天柱峰向东约500米处有一巨大岸石背岗,狭长险陡,峰顶西巅危石高耸似石龙昂首,所以称为青龙背。系造山运动时花岗岩体在地壳上升的过程中被抬起出露地表,并经过长期风化、侵蚀而形成的一条峰脊。青龙背整个脊背高低起伏,如一条蜿蜒蛇行的青色巨龙,最西端的天元石矗立云头,犹如高昂的龙头。加上中国人对“龙”的图腾和汉天子刘彻赐封天柱山为南岳,因此天柱山人将此地命名“青龙背”。
    穿过西关寨,我们来到新开发的莲花峰景区,走在水泥板搭成的凌空栈道上,心中那个爽啊。只是你别往下看,否则小腿会不由自主的发抖的。
    过龙津泉,我们终于来到了露营地——炼丹湖。站在浓雾弥漫的炼丹湖畔,阵阵刺骨的寒风袭来,我们一个个冻得发抖。沿着湖边寻找露营地,过左慈炼丹房、炼丹台,我们找到了一处绝佳的露营地——望亭阁前的平台。大家兴奋之情难于言表,这儿可能是我们户外露营以来最好的地方,有人戏称为“五星级宾馆”、“别墅山庄”。
    由于雾太大,几十米外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就地扎营,搭帐篷,埋锅造饭,把酒言欢。6点多钟,大家一个个都钻进了帐篷,因为外面实在太冷。我们再次被天气预报忽悠了,预报最低气温是8度,可是你看看第二天早晨的漫山雾凇就知道实际气温在零度以下。
    周日早晨5点,早早起来。钻出帐篷,外面依然浓雾弥漫。不过令人惊喜的是,树上结满了冰凌,形成了难得一见的雾凇奇观。惊叹之余,感觉不虚此行了。

    吃过早饭,我们拔营启程,向东关挺进。俗话说:西关秀,东关险。虽然关口“禁止游览”的牌子赫然在目,但我们依然想一探究竟。沿着画眉岭一路东行,路上新建的栈道正在施工,没有丝毫保护装置的路的确很险。不过漫山雾凇让我们忘记了一切,沉醉在那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里。
    离开叠翠亭,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首先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的是阳关三叠(千丈崖),200多米的高度,全是曲折回环的石阶,陡峭的令人望而生畏。由于强度过大,有人在半途开始抽筋了。
    历尽艰难登上大天门,一旁更加陡峭险峻的天狮峰又在诱惑着我们,丢下背包,轻装登顶。其中的艰险不亲身体验是难于体会的。尤其是顶上堪比鲫鱼背的山脊,令人毛骨悚然因为它没有任何保护装置。和我们一起登顶的有人是坐在台阶石头上一点点挪过去再挪回来的。不过,无限风光在险峰,这话一点不错,山顶的雾凇比我们先前见到的更加壮观。
    下了大天门,前面就是传说中的鹊桥了。过鹊桥可一点也不浪漫,相反到有点提心吊胆。鹊桥就像一条直立的天桥,斜架在石壁上,游人顺着在大石头裙边凿出来的阶梯盘旋而下,从鹊桥下穿过。传说鹊桥就是中国四大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地方。
    过了鹊桥,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道下面就是天柱山景区最险的一段——奇谷天梯。站在上面往下看,陡峭的让人头晕目眩,而窄窄的天梯根本无法侧身,只能面朝下一步一步艰难而下。由于太陡,每级石阶的高度都在三、四十厘米,当一只脚踏上下一级石阶时,背包已经落在上一级石阶上了,稍不留神就有一头栽下去的危险。更要命的是有的石阶年久失修,已经有点松动或坍塌,我们一个个拉开距离缓缓而下,总算有惊无险的平安下来。
    下了奇谷天梯,后面基本上就没有难度了,我们终于可以尽情欣赏美景了。在一个巨石前,有人说像兔子,也有人说像青蛙,旁边石壁上有人写着“海豚石”。我想,这大概就是天柱山的魅力所在吧,你尽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描绘眼前的美景。
    走到“游目骋怀亭”,云开雾散,阳光灿烂。回首天狮峰,奇石嵯峨,耸入云天。纵目远眺,苍山如海,层峦叠嶂,一片盎然生机。
    经过古牧羊河,不免令人失望,河里只有嶙峋怪石,没有河水;一道瀑布挂在山前,可惜水流太小,少了几分磅礴气势。倒是鹦哥石还有几分神似。走在山谷的林间小路上,享受着那份幽静,那份自在,那份怡然。不觉已到了东大门,时间定格在2013年4月21日11点30分。
    在古井全力大酒店旁的一家风味餐馆,我们品尝了天柱山的美味佳肴、醇香米酒后,12点40分,踏上归途。
    此次重装穿越,有艰辛,有惊险;但更多的是快乐,是惊喜!如果说没有见到擎天一柱天柱峰稍有遗憾的话,那么有幸欣赏绝美雾凇足可以补偿了。一句话,此次天柱山之行——值!


183802kyi3pq3lq7klliqy.jpg.thumb.jpg


1905312rvqi2san6kqdz5r.jpg.thumb.jpg


1944040ecpvm4vvpj8v8m1.jpg.thumb.jpg


200043v52f9z2e2pwz2559.jpg.thumb.jpg


202943sanupnpeppe5elia.jpg.thumb.jpg


202652d3q3cwuy3ga3yvr3.jpg


205251drwgrmz1fdr1w4f0.jpg.thumb.jpg


2052546ji92h4jec2ia2qi.jpg.thumb.jpg


2135087rimetzo9tta94to.jpg.thumb.jpg


214427ajqtjpexbmeehaya.jpg.thumb.jpg


214943xh844dhs2ssbbhwh.jpg.thumb.jpg


2149538ld4depldkdcied8.jpg.thumb.jpg


22094903jc03jnvmfxrjjm.jpg.thumb.jpg


222513ldh0dl04w4hrlhnr.jpg.thumb.jpg


224154u0wrpxzkp3p2ajzp.jpg.thumb.jpg


224240mzfkskd783l8z875.jpg.thumb.jpg


224244z0wg0iyvizg1yhvh.jpg.thumb.jpg


224110hibhenfrb48idbqb.jpg.thumb.jpg


225541wyrcw1ri8emy5ae9.jpg.thumb.jpg


225417ppkzm466wdz64ppx.jpg.thumb.jpg


225459uzm1wsur1t0nuf1v.jpg.thumb.jpg


2256120x7a0x8ipt74qaqz.jpg.thumb.jpg


231114d17sgkd7pgpkxubz.jpg.thumb.jpg


231313iq8yyqizqg1i6iq8.jpg.thumb.jpg


23114507207fv396l9b788.jpg.thumb.jpg











100636irpx08xxggr8uzxe.jpg.thumb.jpg


1028508wddl8qyldrgzil1.jpg


102754ff8svs6ryvbno1ff.jpg.thumb.jpg





forum.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6: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啊一草把我留。。。。。。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柳,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
    啊!魂牵梦萦的大别山,一别几年,无时无刻不在把你思念。今天,我们终于再次走近你,投入你那苍翠欲滴的怀抱。
    2013年4月29-30日,我们来到大别山腹地、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马鬃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户外穿越。
    马鬃岭位于金寨县南部,是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境内总面积72650亩,其中核心区23050亩,活立木蓄积50万立方米。因古木参天,森林原始,盛产灵芝、天麻、贝母、三七、竹节参等百余种野生名贵中药材,故而得名百宝山。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威震大别山,崇祯八年荥阳大战后,李自成率部东进,路过于此,因山高陡峻,影响部队前进,闯王快马加鞭,一纵而过,遂更名马纵岭,后取谐音“马鬃岭”。
  马鬃岭,因其云多、雾重、山高、树密、水碧,形成了风光旖旎、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被誉为生态名山、资源名山、药材宝山、文化名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6%,最高峰月亮岩海拔1671米,是大别山主峰之一。
    29日凌晨1点半,起床,做饭,收拾行囊。3点半出门,4点车到。4点半,在滁州兰溪家园会合自由行走部落,一行19人一路西行。在六安,久别的驴友——美女梅梅加入了行列。在高速梅山出口,地导葛静早已在此等候。将近10点,到达此行目的地——金寨花石乡(因山中奇石如画得名)。这时,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为我们洗尘。在花石乡政府,我们等待一道穿越的36位武汉驴友。10点半,56人的穿越大军来到马鬃岭自然保护区,穿越天马大峡谷。
    雨后的马鬃岭,满眼青翠,起伏的山峦中,云雾缭绕,宛若仙境。走在天马大峡谷中,小径蜿蜒,溪水淙淙,步换景移。这里的水、石、泉、潭,风格独具,我们一路观赏着瀑布流泉,绿树红花,而最吸引人的当属遍布谷中的奇石。那些奇石,花纹奇特、精美,色彩斑斓,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小天池好似两颗珍珠镶嵌在峡谷中,道道瀑布把大峡谷连成一个整体。美中不足的是,大别山第一瀑——通天瀑,因为下雨,山里雾太大,和我们失之交臂。也许这就是户外的魅力所在吧,兴奋之余,总有些许遗憾,些许悬念,让你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因为大雨,增加了我们上山下山的难度;也因为大雨,归途中我们和如梦如幻的云雾有了亲密接触的机遇;还是因为大雨,令我们错失了拍下精彩瞬间的机会。
    晚上,我们在旅馆里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花石乡是大别山里的一座小镇,由于没有开发,镇上的旅馆很少,勉强安排了女同胞,我们一群男人于是有了在老乡的堂屋搭帐篷的经历。
    半夜惯蛋,半夜酣眠。30日清晨,早早起床,收拾停当,在镇上的早点铺吃了早餐。饱餐一顿只花了两三元钱,不禁感慨山民的淳朴,没有宰我们这些外来客。后来的穿越途中,不断有山民主动给我们加开水,更让我们感觉山民的可亲、可爱。也终于明白了让我们魂牵梦萦的不仅仅是大别山的奇山秀水,更因为这些憨厚朴实的大别山人。
    8点,出发进山。因为昨天的大雨,担心山路湿滑,临时决定修改行程,不登海拔1523米的帽顶山,改穿另一条峡谷。谁知道游览完葛导家附近的珍奇的千年古树群——青檀后,阳光灿烂,天空一片碧蓝,山峦更是青翠欲滴。于是决定不改行程,继续攀登帽顶山。
    9点多一点,会合南京的一群驴友,新的攀登从一段盘山公路开始。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的映衬下,远处高耸的帽顶山更添了几分魅力。我们沿着50度左右的山坡向上攀登,由于是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根本没有上山的路。我们在葛导的带领下,在密林中、在荆棘里艰难跋涉。经过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一处处险峻陡峭的山崖,下午1点多,我们终于登上了帽顶山。站在当年汪八斗为抵抗捻军而建的营寨遗址上,我们兴奋、激动、感叹、流连,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远处似海洋般的景观,葛导告诉我们,那不是江,更不是海,那是云,云上的黑影也不是真实的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竟然是难得一见的海市蜃山。这一趟,值了!赚了!
    下午3点,我们恋恋不舍的下山。事实再次印证了俗语的经典:上山容易下山难,陡峭的山坡很难立脚,摔跤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南京的一些驴友,恐怕已经记不清自己究竟摔了多少跤。6点半,夕阳余晖下,我们结束了本次行程,踏上归途。
    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丝胸中收。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隔年一定再来游!



1924265e5nne13c7g8170c.jpg.thumb.jpg


220131c2ivzohwtji4ocs2.jpg.thumb.jpg


193339c5frfnjowrf3v5je.jpg.thumb.jpg


1938139vs4vrue584dq4f6.jpg.thumb.jpg


194428gix8dc15eyg8ippl.jpg.thumb.jpg


195816g9fgygrbkkykllj2.jpg.thumb.jpg


201323i6ih6rblh2bqbo2b.jpg


2041568j6uesa6hg7vhhlo.jpg.thumb.jpg


20534257f44ns2xi9rudfn.jpg.thumb.jpg


211105mebmj6o6f2l7fwrp.jpg.thumb.jpg


2111085t1t5asip155sdcr.jpg.thumb.jpg





215511h3w0wohjz08zoox3.jpg.thumb.jpg


215904gtxaz32ab3qbchgx.jpg.thumb.jpg


215905l1kc1q22eq3wpw4w.jpg.thumb.jpg


21590690wb8zvswbcgbbu6.jpg.thumb.jpg


215907i8hfw3jqiwf2jgzj.jpg.thumb.jpg


214437t7tltnx2e7t525hr.jpg.thumb.jpg


214437ax15tzxtrhx1hrax.jpg.thumb.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7: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 滚滚热浪印染了缤纷的色彩,急风暴雨历练了生命的顽强。这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姹紫嫣红,芳香醉人。这也是一个成长的季节,各种果实挂满枝头,赏心悦目。这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百草繁茂,树木森森,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这还是一个亲水的季节,我们追逐着白浪的狂欢,沙滩的细软——








    刚刚走过马鬃岭,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一群耐不住寂寞的户外人又聚在一起,筹划着全椒探路。
    5月5日清晨7点,四辆车、17人,前往全椒西北山区探路。8点20分,探路小分队在黄栗树陈洼附近下车,收拾行囊,开始穿越。刚一进山,大家便被路旁红红的野草莓吸引了,边摘边行,很快走进被“红肥绿瘦”称为热带雨林的山谷。走在谷中,满眼的翠绿,满耳的鸟鸣,扑鼻的野蔷薇的清香招来蜂飞蝶舞。大家深深的陶醉在如此幽静迷人的大自然,而山谷里、坡地上的野草莓、野芹菜、野蒜、鱼腥草等,更是一次次让我们驻足。本想攀登皖东第二高峰——车毂尖,一是山高林密坡陡,二是我们的计划是中午返回出发地,下午还有新的路程。于是便把这个愿望留给下次,沿着另一条峡谷从桥洼出山。11点40,乘车经河南村、三合集来到马厂水库上游一片树林里休息野餐。很快,锅灶支起来,吊床拴起来,地席铺开来,美酒佳肴摆上来,一场户外盛宴在浩淼的湖边展开。
    下午3点半,探路小分队驱车经复兴、西王,前往岱山湖。几经波折,5点半到达西王镇夏集村。一下车,大家便迫不及待的奔向湖边。此时,夕阳洒在湖面上,金光闪烁,勾魂摄魄。我们在湖边草滩上尽情撒欢,拍照留念。本想等到夕阳落山,可是时针已经指向6点,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7点,顺利返城。



forum.jpg


forum.jpg














forum.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7: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0日,因事去南京,忙里偷闲游览了阅江楼。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2米,周长2公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六朝古都南京的江防要塞,有“狮岭雄观”之美誉,在清代列入金陵48景。阅江楼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公元1360年,朱元璋指挥8万伏兵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40万人马,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础。
    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六百年前,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600余年来,虽有2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因种种原因楼终未建成。
    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兴建“阅江楼”的动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199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部队搬迁、规划设计、方案比选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于1999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 2001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阅江楼外观4层暗3层,共7层。它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历史源远、底蕴丰厚。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是以名人诗篇得以传世,而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阅江楼则以其“有记无楼”而更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无论是从文学、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文、文化的角度,都具有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阅江楼所设想的城、山、楼、江开阔画面和恢弘气势,古往今来为人们所神往。
    二是设计精美,艺术高超。阅江楼主体、大牌楼、主山门、碑廊等,其平面设计为“L”型,主翼面北、侧翼面西,显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廉凤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的楼阁意境。周围回廊雕有600多只神态各异的石狮。整座建筑矗立于汉白玉须弥平台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色彩典雅,绚丽多姿。展示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历史内涵。
    三是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阅江楼的建筑设计、色彩选定均以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所描绘的状况和神采为依据,以明代风格、皇家气派为基本方针,展示阅江楼之巍峨形态和磅礴气势,从而使其高度、体量、气势均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相媲美。
    四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观赏视角。阅江楼滨江而居,是观赏大江风光的最佳之处。长江自芜湖由南向北到南京下关后,转向东流,其转折点恰好使阅江楼能两面观赏长江风光。登上阅江楼,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进入夜晚,阅江楼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观赏长江灯火、城市美景更是一番绝佳的情景。












forum.jpg























forum.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固梦,舜歌情”来安论坛五版联合----5月11日相约初夏夜户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白天,户外版组织了四湖连穿,乐骑组织了铁山寺-舜歌湖长途奔袭。傍晚,舜歌湖大坝下,来安、滁州的网友欢聚一堂,推杯换盏,引吭高歌。这是一个不眠之夜,这是一个可以载入论坛史册的狂欢之夜。自游自在来了,自由行走来了,足迹户外来了,乐骑来了,贴图摄影来了,舞文弄墨来了,车世界来了,北门社区舞蹈队来了,杰佳电器来了,附近的村民也来了。酒杯端起来,篝火点起来,音乐响起来,劲歌唱起来,热舞跳起来,大家一起嗨起来——











































forum.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乘着“‘石固梦,舜歌情’来安论坛五大版块和滁州足迹户外、自由行走部落联合举行的5月11日相约初夏夜户外活动”的余兴,周日(5月12日)清晨4点半起床,东奔西走拍舜歌湖的晨雾和日出。6点,收拾帐篷,整理行囊,乘着漫步天地专程来接的车赶往滁州参加自由行走部落的“寻春关山人不老,草莓这边独好”穿越。由于一路上忙着摘草莓、寻奇石,拍片不多,很多精彩瞬间未能捕捉到,也算是小小的遗憾吧。不过一百余人的壮观气势还是可以感觉到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2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这里是我国第一缕阳光照耀的地方,故名“日照”。它背依苍山,面临黄海,远眺太平洋。潮汐间,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期盼;晨昏里,了却着芸芸众生的夙愿。脚下惊涛拍岸,卷起千层浪;头上丽日当空,撒下万道光。盛夏时节,或孤身一人,或呼朋引伴,穿着泳装,光着脚丫,踩着细细的沙滩,迎着徐徐的海风,伴着翩翩的海燕,低笑浅吟,捡拾贝壳。皎洁的月光下,躺在松软的沙滩上, 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着海浪的声音;也可以数着满天的星斗,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星座。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满足,还有什么不能抛却。。。。。。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23: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8日,虽阴雨连绵,但自游自在7位闲不住的人还是冒雨前往杨郢宝山探路。早晨6点半出发,7点40到达自来桥,由于连日阴雨,道路泥泞不堪,给今天的探路增添了难度。但是,雨中漫步山林,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看着逼眼的翠绿,再大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尤其是野餐时的一阵暴雨,更是趣味无穷,妙不可言!虽然一个个狼狈不堪,可是心中的那份享受、那份快乐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江南梦:婉约,柔情;而江南的古镇,更是一副古朴、原始的样子:窄窄的街道,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只是拥有淡淡的水乡的优雅。2013年5月25日,我终于有幸走进水乡佛国——锦溪。
    锦溪,位于苏州东南昆山境内,镇以溪名。志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古镇普庆桥上镌有这样一副对联:“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澄湖玉浪平”,形容古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古镇布局,亦以河道为骨架,街道依水而建,房屋临水而筑,水、路、桥、民居、街市巧妙而自然地融为一体,正所谓“夜睡闻水声,开门就见河”。
    锦溪古镇,曾称陈墓,相传宋孝宗的宠妃陈妃偏爱锦溪山水,恋不忍离,死后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800余年,直到1993年才恢复古名——锦溪。
    锦溪和其他的江南古镇一样,白墙黛瓦,古木深巷,小桥长廊,乌篷船家。但锦溪没有其他古镇如织的游客,也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相似的景致,少了几分嘈杂和喧嚣,却多了几分雅致和画意。据说,游锦溪雨天最佳,可惜今天阳光灿烂,少了几分水墨的韵味。不过,两千余年的历史积淀,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汇聚了江南水乡之独特神韵,古镇锦溪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为“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






forum.jpg








forum.jpg


























forum.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31

组织活动:3

签到天数: 82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2-19 0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下的是脚印,带回来的是充满魅力的美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