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户外徒步] 仙山视界【58】琼枝玉树频相见 花团锦簇瘦西湖 —— 随汊河小太阳游扬州瘦西湖纪实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4-16 0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到了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了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且为人们所首肯,至今名播中外。    瘦西湖风景区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组合巧妙,互为因借,构成了一个以瘦西湖为共同空间,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境界,历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长堤春柳、荷浦熏风、四桥烟雨、梅岭春深、水云胜概、白塔晴云、春台明月、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诸胜,颗颗明珠镶嵌交织在玉带上,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而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万花园景区更是这幅画卷的神来之笔。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有点意思 + 3 赞一个!
海棠夫人 + 4 + 10 点个赞!
祥云 + 6 赞一个!
春水 + 6 正能量!
有来有往 + 4 + 9 很好很强大!
孤云出岫 + 4 + 9 赞一个!
轻风 + 10 + 10 赞一个!
总评分: 元宝 + 22  活跃度 + 5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4月13日清晨7点,由来安论坛暨宝中旅行社组织的汊河小太阳幼儿园一行360余人的大部队,分乘8辆大巴,浩浩荡荡开赴扬州,游览“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瘦西湖。

DSC05031_副本.jpg


DSC05034_副本.jpg


DSC05046_副本.jpg


DSC05043_副本.jpg


DSC05048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9点,我们顺利到达位于扬子江北路上的瘦西湖西大门,清点人数后静静的等待入园。

DSC05049_副本.jpg


DSC05054_副本.jpg


DSC05056_副本.jpg


DSC05065_副本.jpg


DSC05064_副本.jpg


DSC05063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9点半,360余人鱼贯进入瘦西湖,来到熙春台后面的广场上。由于是亲子活动,很多孩子是由母亲带着的,造成女厕所一时人满为患。

DSC05069_副本.jpg


DSC05070_副本.jpg


DSC05075_副本.jpg


DSC05078_副本.jpg


DSC05082_副本.jpg


DSC05080_副本.jpg


DSC05098_副本.jpg


DSC05101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今天瘦西湖游客太多,300多人集体活动既不方便,也耽误时间。于是决定分散活动,12点半在白塔集中,人群即刻像潮水般流向各个景点。

DSC05131_副本.jpg


DSC05132_副本.jpg


DSC05111_副本.jpg


DSC05126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谓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单项式桥名就引动多少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周围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本是文人欢聚,歌舞吟唱之地。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盈,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 传说是优美的,也有野史说成是隋炀帝的作为,二十四桥即炀帝以歌女数改名,但无以稽考,只能留给后人鉴赏。宋代沈括是以严谨著称的,他在《补笔谈》中,对二十四桥一一考证,论证扬州确有二十四桥,证明了扬州无愧于“桥城”的称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思乡之情,特别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不过我们今天所说的 廿四桥一般是指横卧湖上的这座汉白玉拱桥。这座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级,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洁白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花、月,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遥想杜牧当年的风流佳话。沿阶拾级而下,桥旁即为吹箫亭,亭临水边桥畔,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觉得好象在银河中前行。桥上箫声,船上歌声,岸边笑声汇在一起,此时再咏诵“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你定会为唐代诗人徐凝的精妙描写抚掌称绝。

DSC05745_副本.jpg


DSC05758_副本.jpg


DSC05103_副本.jpg


DSC05105_副本.jpg


DSC05138_副本.jpg


DSC05108_副本.jpg


DSC05137_副本.jpg


DSC05142_副本.jpg


DSC05152_副本.jpg


DSC05156_副本.jpg


DSC05744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熙春台为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熙春”一词出自于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表现了这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景象,表现了扬州唐代和清代经济的繁荣,这里曾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因为它曾被中国著名散文家郁达夫誉为中国四大秋色之一,所以秋天到扬州来赏月是必不可少的。相传扬州盐商曾在此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名“春台祝寿”。门前的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放轨,规模非常大。整个熙春台一带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与五亭桥遥遥相对,具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气派。


DSC05089_副本.jpg



DSC05095_副本.jpg



DSC05096_副本.jpg



DSC05095_副本1.jpg



DSC05097_副本.jpg



DSC05143_副本.jpg



DSC05145_副本.jpg



DSC05146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5752_副本.jpg


DSC05756_副本.jpg


DSC05754_副本.jpg


DSC05753_副本.jpg


DSC05150_副本.jpg


DSC05148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春楼、小李将军画本。它们完全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布局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新淡雅,完全体现了南方之秀。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楼上门窗卸去就可变成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这一对父子不仅擅长带兵,而且开创了金碧山水画派。所谓“花为画本,月为诗源”,此建筑西面是两个扇形窗,东面是两个六角窗,站在屋内的不同角度向窗外望去,只见对面景色时时变换,窗框俨然画框,这种框景艺术正是李渔所说的“无心画”,而窗外所见正是花和月,是诗人画家的“本”和“源”。可见该景区实在是为诗人、词人、画家所设,按其生活创作喜好安排建筑,配上相应的匾额联对,人们可感受到氤氲的文人气息和扑鼻的翰墨之香。
DSC05121_副本.jpg




DSC05750_副本.jpg



DSC05749_副本.jpg



DSC05151_副本.jpg



DSC05751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9: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琼花为扬州市花,自古以来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琼花是中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琼花天下无双,作为扬州市花,是当之无愧的。琼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名扬天下。根据记载,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传说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王世充则因画出了琼花图被隋炀帝赏识,以此飞黄腾达。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宋仁宗庆历年间,曾从琼花观中将琼花移栽到开封,但后因逐渐枯萎而发回扬州。可惜,这一代名花终于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据杜游在《琼花记》中载:金兵南下侵略,扬州琼花也成了他们的掳掠目标,大棵的连根拔去,挖不尽的齐土铲平。可是过了一年,被铲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宁的精心培养,终于慢慢恢复了原状。令人惊叹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也就是宋朝亡国的那一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也许是花也有情吧。只是本来“天下无双”的扬州琼花,一旦香销玉殒,便成了“绝世之珍”了。20年后,也就是至元三十三年,有个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种在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由此可知,将聚八仙认作琼花,迄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以后历经兵灾战乱,聚八仙也绝种了。从那以后,琼花观花亡观废,有名无实。不过,即便如此,琼花在世人的心目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据载,有人在琼花香销玉殒之后,仍登上琼花观,寻觅古琼花的芳踪,感怀思旧:“何年创此琼花台,不见琼花此观开。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然而,世人的心愿直到建国以后才得以真正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瘦西湖园林工人踏遍全市山林乡野,寻宝觅珍,终于在蜀岗重新发现“聚八仙”,并移栽湖园,精心培植,中国最独特的“仙花”,终于重新开放了。八十年代以后,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心愿,决定将琼花定为扬州市花。从此,历尽劫难的千古名花——琼花,终于在扬州古城重放异彩,并成为扬州城内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是淮扬古城的象征之一。


DSC05169_副本.jpg



DSC05161_副本.jpg



DSC05073_副本.jpg



DSC05171_副本.jpg



DSC05177_副本.jpg



DSC05176_副本.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