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17-3-19 17:42 编辑
读《德馨居诗稿》感怀
兰舟夜雨
情海难枯碧水流,兰心永结德馨楼。
君施罗顶民生福,慈度长山佛照柔。
莽莽风尘呵昔籍,腾腾文苑写今秋。
案台亦有红笺笔,诗赋光芒射斗牛。
注释:今得正德先生《德馨居诗稿》一书,爱不释手,先生的文采令我折腰,一气读完,受益匪浅。书中尽显;由于诗缘我和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谊天长地久!
拙作待改,也请正德先生赐改
诗友长山正德赠书《德馨居诗稿》有记
文/容轩听雨
罗顶经营数十年,
苦心劳作务农田。
闲时惬意敲诗韵,
明德唯馨世代传!
七绝·酬诗友正德先生赠诗集《德馨居诗稿 》
文/西涧舟横
德馨庐结竹林西,居隐长山青鹤栖。
诗蕴清风含皎月,稿鞂高筑屋梁低。
【七律·读《德馨居诗稿》有寄】
文/云窗倦客
何当捧卷醉中听,独与白云相忘形。
庐筑宜于半山竹,诗吟直到一天星。
无为道法存心古。有望村居慕德馨。
不是红尘不经眼,双眸偶向酒边青。
七律·酬正德先生馈赠《德馨居诗稿》 文/龙沙快雪 德馨诗稿散芬芳,妙赋佳词不朽章。 绝句吟哦舒壮志,古风浩荡写情伤。 胸心坦率无私念,翰墨存真少语狂。 最喜与君酬唱乐,雪思梅苑意深长。 注:今日下午,喜获诗友正德先生亲手馈赠大作《德馨居诗稿》,爱不释手,无以回报,敲诗为谢!
七律贺长山正德《德馨居诗稿》付梓出版
秋山闲草
德馨居也火山堆,上古流丸竞出帷。
酒尽桃腮调笑令,花逢挚友枉凝眉。
不知别后三千韵。引得蝶来几度窥?
若使棠梨风正好,夜深莫忘枕边吹。
七律 为《德馨居诗稿》付梓出版贺
朱子无用
扑面新风自永阳,莺声燕舞满天香。
八方律动神州梦,一曲词翻杨柳章。
水色山光情缱绻,秦关汉阙韵铿锵。
赏心时刻还须酒,把盏临窗正未央。
也贺正德先生《德馨居诗稿》付梓
犁辕
笑容可掬正春芳,诗以德馨集雅章。
壮士情怀舒坦荡,人生风雨越忧伤。
仁山智水书胸臆,逸兴飞云任卷狂。
几度江南同唱和,目连山上语深长。
七律·读《德馨居诗稿》有寄
文/西涧舟横
燕归时节读华章。皖鲁扬鞭一骏狂。
罗顶棠梨三月雪,池河菊圃仲秋黄。
琴心明鉴长山月,雅韵馨萦天坝冈。
车老云驰千里路,载风载雨载诗香。
藏头诗·贺德馨居诗稿付梓
欣闻正德《德馨居诗稿》出版,赋藏头诗一首贺之。 横山闲云
贺喜长山世外人,德心仁厚玉清真。
馨荣风雅郎才貌,居陋贤豪孝悌亲。
诗酒成篇吟日月,稿书堆案写秋春。
付之勤苦终收果,梓里棠梨花欲新。
贺正德君《德馨居诗稿》付梓
文/青琴
初心不改鬓成霜,雅韵三千汇锦章。
问道山中灵隐寺,访贤尘外雅轩堂。
梨花飘雪诗如画,汾酒兑春情醉乡。
唯汝德馨云水集,良朋四海意飞扬。
七律•贺长山正德老师《德馨居诗稿》出版
凡尘微雨
举步能方高士形,身端德正蕴诗馨。
云笺笔落千篇赋,大腹文通四库经。
畅饮琅琊亭上酒,酣游罗顶雪中青。
遥知珠玉攒珍集,恰是梅红柳欲新。
|
贺李德新《德馨居诗稿》付梓
文/王华立
因诗知彼此,对酒话曾经。
罗顶赋梨雪,滁山吟醉亭。
新编存古意,旧岁有雏形。
一卷三真句,惟谁德艺馨?
依凡尘微雨韵再贺
文/王华立
从不才高以忘形,总因身正德常馨。
蒙童学诵新滁赋,村妇教吟陋室铭。
五夜观天怜月白,三春植树映眸青。
只今辛苦都成玉,祝酒名山杯莫停。
七律.贺长山正德君《德馨居诗稿》出版有寄
文/苏声
长山岂只石头火,五百年中出一哥。
两耳垂肩来佛印,一心向善胜东坡。
岭间止马诗情得,罗顶放歌禅意多。
高士馨居留不住,看他早晚化弥陀。
皖东来安长山,又称止马岭,至今保存着火山遗址原貌。(口占,先挂)
步韵拙和王华立老师为德新师<<徳馨居诗稿>>付梓
程礼银
文山结知己,韵海捕真经。
古道欧阳赋,新篇醉咏亭。
不书高大尚,单谱草根形。
耕地滁城下,诗乡翰墨馨。
贺正德老师《德馨居诗稿》付梓
流年
德馨居赋笔遒遒,五秩年华意气酬。
酒佐清风咏今古,情随雅客吐冬秋。
黄钟大吕琅琊曲,流水高山谢朓楼。
遥盼阳春来惠我,雕文一卷到宣州。
贺正德《德馨居诗稿》出版
老石匠
长山飞出金凤凰,皖东千里美名扬。
德艺双馨堪大师,文学造诣振八方。
伶仃当年结草庐,夜半寒灯教书匠。
教育组合并城镇,壮志未酬赴他乡。
乡土牵着游子情,心系父老未相忘。
辗转神州泪乡愁,得志仍牵脂膏梁。
不与繁花争春艳,但同天地日月长!
此后人生漫漫路,愿与碧草共芬芳。
也贺正德君《德馨居诗稿》出版
适生
去年暑假滁州去,有幸初逢正德哥。
饮酒不输唐李白,吟诗可比宋东坡。
醉翁亭畔风光好,星月楼中笑语多。
但愿佛心随处在,何须入庙作弥陀?
贺正德君《德馨居诗稿》出版
适生
去年两度逢君面,把酒言欢弟与哥。
上醉翁亭谒修也,宿葫芦店话东坡。
滁城暑热情还热,石埭寒多笑更多。
待把德馨诗稿读,快哉如晤两弥陀。
七律·贺正德《德馨居诗稿》诗集出版
王武亭
相逢未可一杯无,率性长山大丈夫。
载酒行车山与水,寻根作赋鼓和呼。
情随墨入风流笔,功到书成蚌剖珠。
德正居馨客常满,能商亦咏两江湖。
五律.贺正德老师《德馨居诗稿》付梓
文/方霞依韵梦里玉华亭
长路何辞远,
山高智者居。
正心昭日月,
德意见芙蕖。
对酒豪情动,
挥毫自在书。
诗开共君乐,
律起醉环滁。
五律.贺正德老师《德馨居诗稿》付梓
文/梦里玉华亭
一卷长山赋,情连德馨居。
高歌端皓月,真性出芙蕖。
礼佛勤修道,清心好读书。
不言愁与乐,酌酒遍环滁。
幸逢此生,良师益友也!
正德印象,贺鼎作付梓-
/诸葛子瞻(束红平)
正德也吾师,风流善咏诗。
初逢酬宴上,数语便心知。
即席刘宾客,戴花山简姿。
何时重就菊,一醉慰相思。
祝贺李老师《德馨居诗稿》出版
润物细无声
闻道真豪爽,宅心绘锦章。
德馨居雅韵,灵隐寺芬芳。
诗稿长山赋,唐风意趣扬。
胸中藏万汇,学富五车箱。
五律·贺长山正德《德馨居诗稿》出版
文/吴国光
长山留雅韵,正德艺双馨。
梦笔倾风致,鸿词见性灵。
醉翁亭畔乐,得月楼中听。
读罢棠梨赋,教人毋忘形。
《德馨居诗稿》付梓兼赠李德新诗友
曹克考
贺客盈门动八方,
德音谐律浩歌扬。
馨香远播芝兰苑,
居士交游云水乡。
诗选琳琅皆可目,
稿呈骚雅尽牵肠。
付诸度外虚名利,
梓里风情盛世光。
2017·3·2
敬赠正德先生大作出版:
渔歌烟子
长山岭上头,正德显风流。
商海纵其跃,诗峰任尔留。
一书藏在手,两目赏难休。
谁说侬诗好?颜羞月下勾。
贺李老师《德馨居诗稿》出版
史国闻
五湖水秀映春光,燕舞棠梨弦管扬。
谈笑鸿儒座前客,性情鲁子岭中郎。
椽挥大赋惊千陌,韵逞高怀讶四方。
绿树轻烟珠玉集,柳风拂过漫山香。
恭喜正德先生《德馨居诗稿》出版,
五绝(平起首句不入韵)一首祝贺!
野马
天生弥勒相,
肚大赛金坑。
烈酒成瓶饮,
诗词六步成。
(注:六步,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诗,此处用六步赞其诗词功力更为了得,六步即成诗。)
【醉太平 】贺《德馨居诗稿》出版
野马
来安大师,
填词赋诗。
参禅悟道心慈,
野村居士奇。
山东裔移,
初心未疲。
下南湖撰新题,
著书温酒迷。
| 踏莎行。贺李德新老师{德磬居诗稿}出版静秋凝雪
文字雄奇,赞君豪气,情思万丈凌空起。平生不作附庸诗,自怀清骨砭时弊。
读理研书,参玄究易,庄周梦蝶浮云际。禅茶玩味与清风,德磬自筑逍遥地。
贺【德馨居诗稿】出版 亮符
长山百里峣,罗顶一庐骄,
文笔建安骨,诗翰正德昭。
题《德馨居诗稿》
周传江
新年百卉欲吐芳,
德馨诗集散墨香。
鸿爪从头覌仔细,
辉煌文采耀春光!
敬赏《徳馨居诗稿》有寄
枕山轩
南国梅红第一枝,馨香飘到玄方滋。
长山种玉精雕阁,正德清心坐忘机。
墨润五官灯下秀,韵流两袖案前痴。
琅嬛寻道开青眼,绛帐牙签尽出奇。
长山贤正德,气节满馨居
兰影
一提到长山正德,眼前立马浮现一个敦实,憨厚的大哥形象。第一次见到正德,是在一次诗友聚会上,因为知道他和随行的横山闲云老师都是安版的版主,我偶尔也在安版发贴,和他们有过回帖间的交流,所以一下子也就熟悉起来。第二次见面时,是在画舫上,李老师随兴击节而歌,唱到高潮处,更是闻声起舞,那浑厚的男中音让人沉醉不已。第三次我们一起游玩了龙岗抗大八分校,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大多都来源于正德老师。随着交流的越来越多,读到老师诗作的机会也渐渐多了起来,从老师的作品里,可以看到老师豁达,淡泊的人生态度:“拈花香入墨,落笔生禅意。天地为素笺,洋洋写大千。(《联对偶得》)”;可以读到老师热爱长山,热爱来安的拳拳赤子之心:“芜院芳花露草轻,旷天朗月透窗明。虫蛙一夜操琴鼓,为送晨风玉鸟声”(《夜宿罗顶》),“又到春光妩媚时,寻芳古岭客来迟。棠梨花开千山树,独爱枝头三两枝。(《罗顶赏棠梨花》)”,像这样的诗句在李老师的诗作中仰俯可得;可以感受到老师与八仙及诸位诗友间的挚友真情:“横影中天过,鲲鹏座上仙。诗吟两三首,醉去白云边。”,(《罗顶聚仙吟》);还可以跟着他的脚步去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美好河山:“东风鼓舞展纤肢,撩拽闲云浴碧池。千里长湖千里镜,一株春柳一笺诗。”(《高邮湖中柳》),春柳如此动人,高邮湖又当是多么美丽呢?“想起秦淮夜,青光月满楼。当年携手望波流,灯火水悠悠。 往事堪回首,诗心可作讴。而今十里景犹柔,谁在荡轻舟?”(《巫山一段云 月照秦淮》)灯光旖旎,桨声欸乃,迷离的秦淮河夜景也掩不住诗人的那颗不老诗心。更可以从老师的作品里感悟到老师的睿智果敢,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看版在徽州,云山雾里游。拍来佳丽景,搂住怕人偷”(《题图“看看版主”在徽州》)读罢,让人忍俊不禁;“心高向碧穹,熠熠亮青瞳。我辈皆寒士,痴诗半老翁”(《与适生》),两个因诗成痴的诗痴形象跃然纸上。
人说:诗如其人。是的,读正德的诗,你的眼前必然是一个伟岸的男子汉,他刚正不阿,真诚良善,有一颗博爱之心。兰影能认识老师,成为诗友,当是三生有幸呢。在这里,更感谢正德老师在安版时对兰影的帮助各鼓励。今又承蒙正德老师惠赠诗集,细细读来,唇齿留香。不由兰影不拙凑几句,恭贺正德老师诗集成梓。
【五律】贺《德馨居诗稿》成梓
兰影
长山贤正德,气节满馨居。
傲骨巍然立,豪情笔底舒。
八仙多雅韵,游历细题书。
心血凝成册,行间大道徐。
《草根诗人》
---记我的二表哥李德新
文/高云红
第一次与二表哥相见是在2009年的春天。他个子不高体态微胖,古铜色的皮肤泛着光泽,大眼睛,不善言谈,只是坐在一边听母亲和大姨说话。他笑的时候有些像张丰毅主演的电影《骆驼祥子》里的祥子,给人一种踏实和安全感。
因父亲刚过世,为了让母亲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摆脱出来 ,就陪着她来到大姨家。
大姨住在安徽来安县长山农村,记得我5岁的时候去过山东农村的姥姥家,农村的很多事我都不记得了。当再次体验大姨家的农村生活时,感到既新鲜又好奇。
大姨有六个子女,三个男孩和三个女孩都已经成家立业,而且过得都很和美。大姨和三个儿子住的都很近。我喜欢大表哥家的厨房,单独一间做饭好宽敞,表嫂也是特干净的人。感叹着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在农村盖几间房子,有个小院,种点花草,养条小狗,多惬意的生活啊!
第二天早晨,二表哥喊我和母亲到他家吃早饭。二表哥是家里读书最多的一个孩子,他高中毕业后当了几年教师,然后经商。不知怎么,在他身上总感觉有一种忧郁的气质,大概思想深邃的人都有这种特质吧?他家的厨房相对小了一些,我们坐着很矮的小凳子,围在小桌旁,喝着粥,吃着烙饼还有二哥自制的香豆腐。旁边就是大锅,锅底的柴火劈劈啪啪的,烤在身上暖暖和和的。
在大姨家,因春天气候咋暖还寒,农村不取暖,怕母亲不适应只逗留短短的三天。浓浓的亲情,至今还在脑海里想起来倍感温暖。
和大姨家的兄弟姐妹有了微信联系是在今年的春节,得知二表哥已出了诗集,真为他高兴。应我的要求他很快就寄给我一本诗集,当我捧着散发着墨香的诗集,激动不已,读二表哥的诗,深深被他的才学所打动。
诗歌是文学中最美的语言,我一直认为诗是文字中精华的提炼。因为它用字精准,含义深远,意蕴丰富,对于像我这样对文字不讲究的人是不敢涉略的,所以对于诗人我是崇拜的 。
空山明月夜,寒蛰泣深秋。
心迹回望处,人人一段愁。
这是一首二表哥与诗友的和诗,读了就很喜欢。愁绪是古人乃至当代诗人最善用的一种情绪,好像诗里面有了“愁”韵味就增添了很多。
“空山明月夜”就五个字,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而且“山”“明月”和“夜”也是古人常常在律诗中借以抒发情感的,看来二表哥对古诗深有研究。
“寒蛰泣深秋”这句很精彩,点明了节气。是在深秋的月夜,山里的“蛰”在寒冷的秋天悲叹自己命运的即将终结。“泣”这个字用得极为出彩,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哀伤。
“心迹回望处,人人一段愁。”这句富有一定的人生道理,想来二表哥也是位哲人。上两句写昆虫来引发下两句的人生,当我们预见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止的时候,回首往事,是不是有很多未了的心愿和一些遗憾呢?
诗歌就是有这样打动人的魅力,短短的二十个字,却道出了这么多的思绪,哀伤和人生的回望。
茶干女
乡村陪读妇,愁为学费钱;
阑珊路灯下,当街卖茶干;
瑟瑟北风里,生意颇淡然;
忽有远客至,开炉奉水先;
不顾自己冷,犹问行人寒;
且暖暖身子,吃点再回还。
闻此心颤动,久久不能言;
食时已哽咽,移步泪涟涟。
每个文学者都是心思细致的人,诗人更是如此,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才能把生活中的点滴融入到作品中。
这首诗的前六句是交代人物和事件。最为打动人的是“不顾自己冷,犹问行人寒
”这一句,表现了茶干女的善良,也侧面折射一个母亲为了孩子的学费,在路灯下,在瑟瑟的北风里,忍受着生意的暗淡,坚守着来自心灵的孤寂与生活的无奈。
“且暖暖身子,吃点再回还。”告诉消费者,吃点热茶干,暖和一下再回家。而自己依然还要在瑟瑟的冷风中期待下一个消费者出现。想到此景怎能不让读者动容?
后面四句是诗人现身了,他也是一个善良和容易被感动的人。你看他吃着茶干就已经哽咽,听着茶干女的言语心已然在颤动,诗人内心的柔软表现得很直接,走的时候泪水就淌出来了。所以说大多数诗人都是多愁善感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或一个人物就会触动他的心底柔弱的地方。
鹧鸪天
绿柳和风天正晴,
家山岭上弄春耕。
扶犁老汉传歌远,
驰力犍牛踏垅平。
瞭紫燕,看云莺,
闲村犬吠两三声。
孩童也闹田畴里,
直到黄昏种月明。
这首诗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诗人仅仅用了八句就给读者呈现出这么多画面。里面有人物:老汉和孩童;有家畜:牛和狗;有鸟:燕和云莺;有声音:歌声和犬吠;还有颜色:绿柳和紫燕。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耕图!
诗人首先也是交代时间、地点、天气和节气。一个好天气首先给人的是一种好心情,绿柳,和风,晴天。这种看得见感受到的自然,会不经意走进诗里。
“扶犁老汉传歌远”老汉,大概就是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在扶犁劳动,而且是在唱着歌春耕。
“闲村犬吠两三声”村里没有闲人,年轻的去城里打工,留下老人和留守的孩子。
“孩童也闹田畴里”小孩子也随老人到田地里,在那里玩耍和嬉闹。
“直到黄昏种月明”一直到月亮升空,春耕才结束。
这首诗画面感非常丰富。天上飞着紫燕和云莺,田地里有犍牛在春耕。近处的山岭,远处的闲村,歌声和犬吠两相呼应。然而在春耕的欢乐场景的背后却暗含着一种现实中的悲凉,老人实则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还要承担照顾孙子和种地的繁重。可是老人却没有一点的愁苦,相反却其乐融融,他把沉重的劳动变成一种乐趣,而且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幸福感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或许对老人来说,看着孙子在身边平安健康长大,就是莫大的幸福吧。
德馨居
偏僻荒郊是我家,室寒屋简胜豪华。
门前任取三春景,岭上常开四季花。
德馨居是二表哥的家。据二表哥说,他家的房子是自己一砖一瓦用了三年时间重新翻盖了。如今一别8年,依稀还记得二表哥家大锅烧柴的柴火味道……
“门前任取三春景,岭上常开四季花”如果能有一个小院,虽然不能望见大海,但能看见四季花也是一种浪漫 。德馨居,很雅的名字,富有浓厚的诗情画意。希望有机会拜访他的德馨居。
二表哥的诗集里有很多好的诗歌,只是选其中的几首。他把对生活的感悟吟在诗的字里行间,品他的诗,犹如看到了李煜,杜甫和陶渊明。期待二表哥创作出更多精彩的诗歌,更希望他把每一天过得像诗一样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