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南腔北调话来安【刊登在2月1日滁州日报西涧周刊】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2-7 16: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12-2-9 08:21 编辑

                       南腔北调话来安
  
                           [文/杜永生 采长林]
  

                “太师椅”中诞“特产”

  倘若你乘坐在热气球上俯瞰皖东大地、或站在长山头,以望远镜俯视四野,或凝视着卫星地图,你就会比较清晰地发现座落在滁州市东北处,方圆1499平方公里的安徽省来安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状,似一张太师椅,终日迎着旭日升起的方向,端放在皖东大地之上。假如能安排一位与之匹配的巨人坐在其上,他定可脚入长江,嬉戏江水,令龙王汗颜,叫群鱼生畏,让天下敬仰;那不见尽头,连绵不绝,波涛汹涌,在风与云的操纵下,曾一而二,二而三地漫过河堤,吞噬整个淮北平原而被称之为“坏河”的淮河,在抵达近前时,也不得不跪拜在地,俯首称臣。也许正是由于这南北高低阴阳交错等方面的差异,方使得来安这个皖东小县,竟诞生出一种“特产”——在同一地区流行着迥然不同风格各异的语言。比如:大家相互见面时,往往需要问候对方是否吃过饭了没有?或是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南部圩区的雷官、大英和相官与汊河等乡镇,当地群众的发音大多为“咯吃过啦?”“干事咯?”且发音时,大都把嘴窝着,只留下一小指头粗的小口,让舌头在嘴巴里根据需要,把从体内呼出来的气息搅拌成语言,给发出来;而到了水口、新安镇和双塘与张山一带,则会转变为“可吃啦?”“去哪?”,且发音时,全部把嘴巴放开,让舌头自然地收缩起伏;而到了复兴、舜山、长山、大余郢、半塔和杨郢等乡镇,则又是一种韵味,“吃过了没?”“赶哪场子去?”。
  
  在对家人的称呼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以三城、广大、相官、汊河为例,喊自己的父亲为“大大”、“老椰”、“哎椰”、“伯伯”,喊哥哥为“锅锅”,称爱人为“家里头”,孩子顽皮不听话,母亲就嗔怒“你是儿老子呃!”
  
                 历史演变乡音异 

  之所以会出现语言上的反差,除地理因素外,一是与来安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三年,来安测定的面积只有1117.9平方公里,共设11个乡(镇)、市,121个保,1428个甲。而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重新划界设省时,来安的地域得到了扩展,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将原属于来安的古城乡(在来安县的最北面,与现今的半塔镇、杨郢乡相邻)划归江苏盱眙县所有,将原属于盱眙县的半塔、邵集和六合县的兴隆、独山、雷官和大英以及施官等乡镇,则划给了来安县,由此使得来安县的总面积增大到了1499平方公里。也正是由于这一重大的历史演变,又使得带着浓浓江苏南京口音的这部分语言,被分割出了母体,生活到了皖东的土地上,且一直在当地延续使用至今。也正因如此,至今的老来安人还依旧把这部分人与六合和天长一带的人、还有南部圩区的相官、汊河、三城、广大等地一并称之为“圩猫子”。而长山、张山、大余郢、杨郢等地又一统称为“侉子窝”。我老家是相官,每每与北部乡镇的朋友们聚会,他们都会戏谑我是个“圩猫子”,但我还是会反唇相稽,你们不也是个“侉子”吗?二是与日军的侵略有关。据调查:目前居住在长山、大余郢、半塔与杨郢等乡镇的居民,大多是山东籍人,其主要原因是在日寇侵华期间,由于忍受不了日军的烧、杀、抢、夺,又手无寸铁,无力反抗,所以在国民党兵节节败退时,随大军举家南下,在路经半塔、长山、大余郢和杨郢等地时,见道路崎岖,山高林密,如同仙境,与外界相隔,有利于安家躲避,故这些原本生活在古时魏国的子民,便背井离乡,远离故土,陆陆续续地在此留了下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那说话喜欢把劲用在喉部,张开大嘴,由体内发力大声地传出的又一种语言,便也随着这部分人的到来,在皖东大地上蔓延开来;三是与人们的生活范围有关。如:过去的来安县城设在水口,故自水口以西的人们便沿着现在的来河,相互往来,自由贸易。所以,这一部分的群众语言较为一致。而独山、雷官和大英以及施官等地过去属江苏六合县管辖,所以这里的群众便大都以六合为中心,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风俗习惯和思想道德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故这部分群众语言,又独成一体。
  
              都是方言惹得“祸”
 
  不同的生活用语,不仅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更诞生了许许多多因语言而带来的民间故事、传说和笑话。如:有一次,大英镇一居民到长山去拜访一朋友,由于不识路,在山里转悠了老半天,好不容易看到一放羊的老乡,赶紧问他给(gěi)管带路?如果管的话,他愿意请他一道喝酒吃饭!结果听到对方回答“肿!”(肿:可以的意思)后,不由怒从心头起,当即指责对方说:“火失的,你不愿带路就算,怎么骂起人来了,说我‘肿’呢”(肿:在圩区一带以层面的理解就是吃饭,但“肿饭”,就有了骂人之嫌)?可他话音未落,竟被对方冷不丁地抽了一鞭子,因为,对方把他家乡的口头禅“火失的”误听成“我日的”了!
  
  还有一次,相官一商人到长山去做生意,因走路热了,就把棉袄脱给了老板娘。后来歇了会儿又感觉有些冷的时候,为防生病,便又冲老板娘说:“我冷了,把凳子(棉袄)递给我!”结果老板娘以为他走路走累了,需要坐下休息休息,便立即端了条小板凳给了他。
  
  “我不要冷凳子,我要热凳子(棉袄)。”结果老板娘以为他嫌冷,便将自己坐的热板凳递给了他。
  
  我记得在一九九八年探亲时正逢秋种,有一天,亳州的战友造访,我们一道溜达到了田野,正好二叔在用牛耕田,嘴里不时地传出“驾”、“赳”、“蛤驰”、“带墒”雄浑锵越的吆喝声。战友听的一头雾水,还一个劲地、生硬的学着,犹似老外学中文费劲、别扭、死难听。
  
  不仅如此,睿智而勇敢的圩区人民,还将方言应用到官场上,巧妙地运用方言中的谐音,惩治贪官污吏。相传,清朝年间,来安府有一官吏,既爱财又贪色。一孪生姐妹听说后,决定惩治惩治他。于是便主动地找上县衙,称呼自己一个叫“葛才”,一个叫“葛刚”,说是自己父母双亡,要是老爷愿意收留,姐妹俩愿以身相许,但条件是必须为她俩买一间门面,并借三百两银子开店使用。这官吏一听,不禁喜出望外,心想: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美人,还可借鸡生蛋,为自己生财,岂不一举两得。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了。可他哪里知道,这正是惩治他的证据,所以在收到银子,买好门面后,姐妹俩便假借给父母上坟为由,将县衙告到了州衙。
  
  “说,门面是谁买的?啥时买的?”州府问。
  
  “是葛才买的!”县衙答。
  
  “你能确定?”
  
  “能!”
  
  “那门市里的货是谁进的?啥时进的?”
  
  “是葛刚进的!”
  
  “你也能确定?”
  
  “能!”
  
  “既然你已经承认门面是刚才买的,门市里的货又是刚刚进的,所以,本官也就不再难为你了,不再使你皮肉受苦。来人啦,给我把这个狗官推出去,就地问斩!”原来,“葛才”和“葛刚”在当地与“刚才”和“刚刚”谐音,所以使得州府错误地认为门面和里面的货物就是县衙刚才和刚刚拿钱买的了!过去,州府曾时常接到百姓告状,反映该官的贪婪,属下也多有微词,但因该官处事缜密,难于取证,一时无从下手,所以,这次州官在取得确凿证据之后,以一警百,吏民皆服。
  
  而“铁耙和尚头,火烧圆禅寺”则是因方言误判的典故中的经典。说的是,在现今的大英和相官之间,过去有一座寺庙,叫圆禅寺。因主持道行高深,对皇帝有恩,被朝廷拨巨资广修庙宇,占地数倾,使得香客来自数省,声蛰四海。但后因主持仙逝,接位的僧人不甘寂寞,做出许多越轨的事情,被发觉后,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办案人员请示了皇上。考虑该寺主持曾对己有恩,皇上便想网开一面,从轻发落。于是便对办案人员说:把寺庙由受害人分了,而和尚则全部罢了!可由于“分”与“焚”和“罢”与“耙”同音,造成办案人员误以为和尚的行为恶劣,连皇上都深恶痛绝了,必须要从重处置。所以将和尚埋入地下,只露出光溜溜的脑袋,用耕牛拖着大耙全部给耙了,将数百间庙宇僧房全部交受害人给烧了!由于不忍目睹火光与血腥,导致庙前的两棵白果树中一棵乘着夜色,飞往他乡,而另一棵来不及抽身,惨遭焚烧……
   
  若将方言再用在插科打诨上,那更有韵味。譬如,在劳作中,男的要讨女的一个口福,说“乖,你真溜骚”!意思是她干活利落。女的就立即来一句:你这个招炮子子,痔疮长嘴高得了……要是邻里不和或吵架了,对骂的方言一出,那真是不堪入耳,叨不上筷子,什么“交羽巴”、“吐血痨”、“婊生的”、“树丫巴掉下来的”等等。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越是恶毒的语言,越是酣畅淋漓。还有,农户在深耕易耨驾御耕牛时的训诫语,喂猪、唤鸡、撵狗等的特殊语,诸如:“流尸(不务正业)、邪尸(蛮不讲理)、好佬(厉害)、搭浆(做事不严谨)、癔怪(难看)、不作兴(不应该)、须得乎(几乎)、木里木菇(麻木)、挺尸望屋梁(睡懒觉)”更是不胜枚举。
  
               最是乡音难释怀 

  方言也是联络感情的重要基础。方言,即是乡音。尤其是在外的游子,他乡遇故知,一种情结就会自然互动,一种依赖即会油然而生,一种感情便会悄然凝结。俗话说:走千里、走万里,莫过醉在方言里。
  
  记得我刚入伍时,新兵的第三天晚上轮到我值班。北方的天气异常寒冷、干燥。当时部队的营房在冬天是烧炉子的,偌大的屋子里暖烘烘的。熄灯后,新兵连的曹排长进屋后,轻声问我:“还有没有热水了?”我嗫嚅着嘴说道:“还有一顶锅子(就是一点的意思)。”曹排长当即一愣,忙问道,你是哪里人。我随即立正:“报告排长,我是安徽来安人!”排长莞尔:“既然还有一顶锅子,那就搞特(把它)舀来吧!我们俩是老乡,我家是陆(六)合的!”“陆(六)合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身在千里之外的军营竟然还能遇见这么近的老乡,而且是我们的排长。激动和幸福感顿溢身心,倏忽间冲淡了初到军营、离开父母、远离他乡的思念之苦。
  
  方言,是一种地方性语言,蕴涵着深邃的人文特点。它又像一杯酒,一杯潜存在情感之湖深层里浓郁馨香到化释不开的陈年老窖。方言,就是故土情怀,它来自于你的母乳,流淌于你的血液,像胎记一样是你无法改变的人生烙印。(全文约4000个字)



http://szbk.chuzhou.cn/czrb/html/2012-02/01/node_6.htm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6: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12-2-7 16:47 编辑

这是滁州日报2012年系列策划“大美滁州”西涧周刊封面文章,第二篇拟深入挖掘来安的船灯文化。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或意见。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2-7 17: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安的话几乎已经消失殆尽,儿时听到的方言现在是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杜先生所说的南腔北调,偶尔听到正宗的来安方言,会觉得分外亲切。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音会变得越来越少,这也是必然趋势吧。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2-7 17: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安的话几乎已经消失殆尽,儿时听到的方言现在是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杜先生所说的南腔北调,偶尔听到正宗的来安方言,会觉得分外亲切。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音会变得越来越少,这也是必然趋势吧。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2-7 17: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写得非常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2-7 17: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人本身就是来自四面八方 可能是来自苏北较多 所以口音也是很复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2-7 1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居住在长山、大余郢、半塔与杨郢等乡镇的居民,大多是山东籍人”这个要改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8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2-7 20: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高见啊。我算个圩猫子,听听乡音很亲切。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2-7 2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想想还挺有味道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7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2-7 22: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丢点了哦。。。。。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